汉代蚕桑业的发达还表现在汉代蚕桑技术有所提高,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我国古书上说:“木各有所宜土,唯桑无不宜。”但植桑仍要讲究技术。秦汉时期在桑树种植的技术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技术逐步系统化。《记胜之书》中就有关于桑树栽培法的内容,它记载了从浸种、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直至收获的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技术措施:浸种:“五月,取椹,著水中,即以手渍之,以水灌洗,取子,阴干。”整地:“治肥田十亩一一荒田久不耕者尤善播种:“每亩以黍椹子各三升,合种之。”田间管理:“黍桑当俱生,锄之,桑令稀稠调适,黍熟,获之。桑生正与黍高平,因以利镰,摩地刈之,曝令燥,后有风,调,放火烧之,常逆风起火。”这样到了明年春天,从根上发出的新桑苗所生的叶,一亩地足够三箔蚕的饲料。汉代对于栽桑方法亦有所改进。关于地桑的培养已有明确的证据。《祀胜之书》所载“每亩以黍椹子各三升,合种之”:概与北魏《齐民要术》相同,这便是后世栽培地桑(鲁桑)的方法,这样桑树到次年便不会长得太高,不仅易于采摘,而且枝嫩叶阔,宜于饲蚕。据说“桑至春生,一亩食三箔蚕”,后世农书也说,“地桑”次年即可饲蚕,不象树桑(荆桑)要连年剪条,至少要第三年才可摘采。汉代画像砖和画像石上的采桑图,一种桑高与采桑人等,另一种桑比采桑人高得多,可能前者代表地桑,后者代表树桑。汉代对养蚕的方法亦颇为研究。崔寔的《四名月令》中就提到“治蚕室除巢穴,具槌、柞、箔、笼”。这里的养蚕方法比前代更为仔细,除了象《吕氏春秋·季春季》和《礼记·月令》中提到的养蚕用具外,还提到整治蚕室,涂塞缝隙和洞穴等措施,这样既能防止鼠患,又易于掌握蚕室温度。汉代优质蚕丝多于前代,是研究饲蚕方法的结果。
汉代种桑养蚕的管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长,实在是长。 (以下内容来自百度百科) 豳风·七月 贡献维护者 朝阳山人 《豳风·七月》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