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实例
-
利用抗拒
n人们对改变的“抗拒”可以转变为改变的重要工具。
eg精神病人“你为什么应该改变”p116=“你怎么可能改变呢?”
“帮助我,但我不会让你得逞”
【改变游戏规则】治疗者尽可能以一种权威、谦虚而悲观的姿态来质疑病人。治疗者可能只教他如何与问题共存下去了——宣称治疗是无用的。
我们的观点是,何谓“真正的事实”是次要的是,而且它几乎是不可能弄明白的。
-
仁慈的破坏
eg1“我们希望你11点回到家,但如果你不按时回家的话,我们也不能做什么。”假装入睡。2如果小孩不提,父母不主动提这件事;若小孩提起,父母以抱歉姿态出现。(vs一般情况下的他们很“乐意反击回去”)
【“仁慈的破坏”则创造了一个不同的情境,父母很明显地变成无助和允许子女不当行为,但却以一种隐讳的方式来处罚子女,使他们无法很顺畅地反抗。vs空洞的威胁、说理、劝诫,父母需要一种安静却更为有力量的方式对待子女。】
(我的感悟:由此想到父母在青少年的成长中需要给孩子空间,装糊涂也是必要的。每当一方表现出弱势的时候反而在某种程度获得了更大的空间和自由,适当地表现出弱点、弱势也是人际交往的一个催化剂)
-
忽视的好处
[注意力程度影响关系]——【借有意忽视的行动以获得对方的重视】
eg老师与单亲孩子;将军与收银小姐;媒人与男女
-
学习问题
我们只处理“冰山之一角”,再不选择去期求顿悟和追寻他的完美主义的起源和原因
-
对付乌托邦
对付悲观主义者的方法是胜过他的悲观,那么以此类推,理想主义者只有在被要求超越自己极限时才会迅速地放弃自己的理想。
-
魔鬼的约定
我们告诉他,除非他先答应不论这个计划看来有多困难、多不便或多不合理,他一定要去实行它。
“魔鬼的约定”所处理的是框架,亦即“种类”而不是“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