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上海数据:调查方式:随机抽样调查
抽样选择人群:22-35岁未婚上海户籍男女
抽样比例:根据上海市2009年出生率计算,男108:女100
抽样总数:20800人,其中男10800,女10000
各年龄层次统计:
男各年龄层次:
22-26岁:5854人(54.2%)
27-31岁:4476人(41.4%)
32-35岁:470人(4.4%)
女各年龄层次:
22-26岁:4527人(45.3%)
27-31岁:4937人(49.4%)
32-35岁:536人(5.4%)
分析结果:各年龄层次上来看,即使男的总体人数略多于女方,但是多出的人数也都是在22-26岁这一层次,随着年龄的增长,27岁后,未婚女比未婚男人数明显增多。这就是所谓的剩女人数明显高于剩男,而32-35岁的剩女,前景不容乐观!
1
小仙女要求的标准:
1.身高175+,不过分吧?
2.身材匀称,六块腹肌。不过分吧?
3.月收入上万,这个已经很低了,不过分吧?
4.有车有房,不过分吧?
5.吵架都让着我,我说对才对,不过分吧?
6.爱我胜过爱自己,不过分吧?
7.工资卡上交,不过分吧?
8.会做饭,会做家务,不过分吧?
9.长得帅点,颜值6分以上不过分吧?
…
每一条拉出来说,都有大把的人符合,但是每一条都符合的人,就不是普通人。
配不配得上另说,主要是全部符合的人本身就少。
六块腹肌符合的人真的不多,因为对于一个有正常全职工作的人来说,这一条其实暗含了:年龄情况,身体健康情况(和活的好坏也有关系),金钱宽裕程度,工作压力程度(和职位高低有重大关系),自我要求与管理程度。堪称“你家小区车位价格多少”这类隐性门槛极高的问题。
就我这说的这些简单的,满足的人群都少得可怜,再加杠杆就平衡不了了。给她们留点希望,毕竟灰姑娘常有,而白马王子不常有。
按照税务局给的数据,月薪10K就超越了了中国98%的人,中国有6亿人月收入才2K,这样看来,相亲市场对男性的要求只怕在0.1%~1%之间哦。也就是说7亿男人有700万到7000万是适配人群,去掉老人和小孩,45%适婚人群,也就是说符合他们条件的有300万到3500万人。
这只是经济条件,在把身高,性格,颜值等条件一加,还剩多少就看她们自己的了,然后就是非诚勿扰身的扭转,合格的男性开始选女性了。
2
和老太太菜市场买菜一样,好男人要早点起来去抢的
一线城市尽管女多男少,
很多人是年轻时疯狂霍霍自己的青春,各种无所谓,到一定年纪才想起相亲这事儿。进场一看,这个不好那个不好。
其实她们忘记了一件事:这世界上的好东西都要靠抢的!知道老头老太们为什么要起个大早去买菜么?不就是为了挑最好的嘛。
但绝大部分女孩,只对质量最好的20%感兴趣
对其中质量最好的10%,会主动争取!
说10%其实都保守了身高颜值这俩相互独立的因素摆在这,两个都超过平均值就剩下25%的人,再加个本科学历已经进10%了。身高1米7颜值5分普通二本,那不就是“普信男”么,
实际上进入择偶范围的估计也就3~5%,因为最关键的因素她们都要求不允许有任何短板,(自己却可以有)
择偶范围x=0.5^n,要求每一项都0.5而不是平均值0.5。
3
你知道普通人的面貌是什么吗?
身高中等长相中等,农村出身或者城市底层出身,高中毕业没考上专科在外打工,父母没有什么退休金,自己有兄弟姐妹,拿着一月4000的工资,这才是普通人,这才是14亿人里的中位数。
不管你承不承认,有一半以上的人,不分男女就是这个水准。所以你所谓的最基本门槛,真的就是你所谓的而已。
我们在讨论社会现象时,所谓的普通、中等、一般这种词,一定是以整个社会的大数据为依托的,而不是自己的主观认定。
就好比在网上冲浪口嗨时,尽管可以说本科学历很普通嘛,研究生都烂大街了。但是现实是即便是00后,能考上本科的也是同龄人的前20%了。
如果哪天王思聪在网上跟大家讨论收入问题,他说年收入xx亿很普通呀。没错,在他看来确实很普通,他也是真的认为很普通,他也可以说有很多人都可以达到这个水平。但是,很明显他说的是错的,因为我们讨论的是整个社会的收入问题,而不是亿万富豪的收入问题。
回到原题就是,作者讨论的是整个社会的相亲圈,而不是一线城市的硕博相亲圈,所以你以自己的看法反驳答主“这种男人真的很普通啊”是错误的。
4
大城市剩女比剩男多已是事实
现在剩女多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给出2个参考数值
1、人民广场相亲角(上海最大的相亲广场,初略统计了下,男女比例一直保持在1:3-1:6)
2、交友沙龙(剩男剩女的交友沙龙,目前有女会员2685人,男会员723人,男女比例1:3.7)
一些二三十的单身城市女性的生活质量相当高,她们不需要存钱(偶尔存个10万都觉得自己了不得),甚至父母还是随时打钱,稍微努努力月薪1万就能过上比较优质的生活,不需要强烈的往上爬的事业心,所以工作压力也不会很大(大不了换工作)。年轻身体健康,大城市治安良好,身边没有闲言碎语,追剧旅游零食随便搞。
大城市中部分成功男人由于天性原因偶尔还会先殷勤,让她们自我感觉良好。
那么那些只能让她们住70平小屋,背贷款的,备孕,操心婆媳关系,早出晚归加班木讷的普通男士其实是降低了她们的生活质量的,增加不确定性的。
虽然等她们40以后,她们的生活质量应该会下降,但谁能保证她们结婚了到了40之后生活质量不下降呢?,基于基本的博弈原则,她们选择要么买票买中优质男,要么就一直单着。
从我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就是基层初高中毕业的厂妹,居然有看不上本科男生的情况。专科男生相亲基本看不到本科女生,基层本科女生却可以嫁到一二三线城市。一线大城市男生会向下兼容找外地女生,一线大城市女生会找外国男生。
女人为什么会心动, 女人见得多了,现在是网络时代, 凤姐也天天微信被头像酷似彦祖的男人骚扰,先不管真假。 这年头谁还心动。 芙蓉要约会肯定男人也是排队。
一个女性可以和多个只想短择的优质男性有过所谓的“爱情”,虽然这些女性并没有进入真正的长期关系,但是不挨着这样这位女性对于自身的心里其实已经将自己锚定在可以配上优质男性的定位,就像很多女性喜欢说的话“被雄狮保护过还会看上鬣狗吗”(原文不记得但是大体意思一样),她们不想同时不能思考其背后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的揭露并不是“简单”的观念地更改,而是一种世界观的崩塌与重组,这种对于一个人的打击不亚于一个从小腰缠万贯的富人突然破产且明确知道永无翻身机会一样。
5
可以的话,请在26岁之前把自己嫁出去
一线城市本地人现在娶外地女人的比例正越来越高,这对本地女人其实是一个威胁,初略估算大约有10%的上海本地人会娶外地女人,但是肯嫁给外地人的女人不超过2%,8%的缺口正好填补了男人略多的缺口,何况男人由于生理和年龄因素,即使到了30岁也问题不大,女人到了30岁,那身价就跌的很厉害了!
所以,忠告一线城市女孩,门当户对才是真,找个条件和自己差不多的谈的来的最好,另外能帮助男方的话也帮助一把,不要想着男人既要出房又要出钱,什么都要男人出。如果自己条件不是非常出色的话,那么找个差不多条件的男人最实惠,这也就是现在为什么经济适用男最吃香的一个原因。那些“宁愿坐在宝马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后笑“的女人,绝大部分是想坐在宝马车里哭的资格都没的!
可以的话,请在26岁之前把自己嫁出去…
随手点关注,祝您月入十万。如有侵权,告知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