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三本书三部影片来破解「苦难的意义」。
德国哲学家叔本華說,人之所以痛苦煎熬,是因我們活在「記憶和期待」之中。
理想跟因之触发的各种意象,经由想像的翅膀,構成我們的記憶、期待和憧憬。
什么叫做爬得越高,摔得越重?什么叫做没有期待/没有比较,就不会有伤害。
可是,我们还是会自找苦吃,我们还是会对自己有更高期望。为什么?
曾经是耶鲁大学最受欢迎心理学教授,美国哲学与心理学协会前主席保罗·布卢姆在《苦难的意义》一书里提醒我们说:当恐惧,痛苦,愤怒,悲伤是有意义的时候,痛苦是可以带来幸福感的。
特别是,当这个痛苦是你主动决定要去承受的时候。
「自我感」消失,会带来快乐
「痛苦是我们为了获得更强烈的快乐所付出的代价。」布卢姆如是说。而且更重要的是,你知道你在做有意义的事情。
人有时候会为了缓解痛苦而去受苦,人有时候明知道会痛苦却还是要去受苦。为什么?
因为痛苦会让人聚焦在痛苦这个感觉上面,人的自我会消失。当你可以选择痛苦,而不是被动去被折磨的时候,心理学家将之称为「消极体验」的痛苦。
「消极体验可以成为促成积极体验的一项投资。」因为,消极体验不是必须付出的代价,它本身就有价值。
纪录片《基普乔格:最后的里程碑》,追踪马拉松世界纪录保持者、肯尼亚著名长跑运动员埃鲁德-基普乔格,他于2019年在维也纳以1小时59分40秒成绩跑完马拉松的故事。
持续的训练,持续的维持体态跟饮食控制,年复一年,直到不惑之年还在继续。这对我们一天要是能走一万步,就要吃炸鸡喝可乐庆祝的人来说,根本就是史诗般的痛苦。
基普乔格说,「我不知道极限在哪里,但是我会一直向着它跑下去。」
所谓的痛苦,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充满意义的。因为,痛苦会让「自我感」消失,从而带来快乐。
所以,人也可能去主动寻求痛苦。因为,你可以「预演」你可能遭遇的灾难。
被喻为美国新知识分子代表的苏珊·桑塔格,在讨论我们看图画或者照片所产生的巨大冲击,往往只是在,旁观他人的痛苦。
痛苦可以很宏大,可以很个人
「只要我们感到自己有同情心,我们就会感到自己不是痛苦施加者的共谋。我们的同情心宣布我们的清白,同时也宣布我们的无能。」那么,你的旁观,又有什么意义呢?
桑塔格在《旁观他人的痛苦》这本文化研究专著里提到:「我们是有责任的,那就是暂时把我们寄予遭受战争和丑恶政治之苦的他人的同情搁在一旁,转而深思我们的安稳怎样与他们的痛苦处于同一地图上。」
痛苦的背后,的确有许多值得深思的议题。痛苦可以很宏大,也可以很个人。
西班牙大导演佩德罗·阿莫多瓦,以自己发现自己性取向为故事背景的电影《痛苦与荣耀》描述非常个人化的痛苦:我喜欢男人,即便我的宗教跟我的家庭都不允许。
安东尼奥·班德拉斯饰演的男主角说:只会哭算不上好演员,懂得克制眼泪才是好演员。
是的。克制,有度,就是所有「好的」快乐与痛苦的基础。
但是,人怎么有办法做到?这需要练习吧,这需要领悟吧。
没有办法分享的快乐与痛苦,不能说出来的孤独,有毒的。
日本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讲的就是缺乏爱的松子,如何一次次用直觉,用付出,用死心蹋地来面对世界,却永远被嫌弃。
什么都不要,是最痛苦的时候
无止尽的付出,而不曾想过自己究竟为何要如此做的人生,有可能对自己也对别人造成困扰。被付出的人的反应,有时候是正面的,有时候会是负面的。
面对痛苦,谁不想踩煞车,让自己缓一下呢?
错。很多人就是这样,一路苦到底。根本觉得,人生就是如此。算了吧。毁灭吧。累了。
自觉。自律。自省。这三个自,一个比一个难。
平凡人如你我,根本不想懂「苦难的意义」,我们只想好好过上我们的小日子。不可以吗?
当人什么都不要的时候,那反而是最痛苦的时候。比如说,失去信仰。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白R著名作家阿列克谢维奇的《二手时间》,透过作者大量长时间的采访,记录了1991年到2012年的二十年之间,R普通人的生活。他们想要寻找生活的意义。但是,大部分人都失败了。
小老百姓的时间跟对于世界的理解都是二手的,都是被解释过,被指导过的:「我们只被教育过怎么为自由而牺牲。可是现在过的却是契诃夫式的生活,一种没有历史的生活。」
重新建立起对于这个世界的理解,是痛苦的。太痛苦了。
但是,怎么办。不往前走,难道要陷入时代的流沙吗?
我要痛苦,是因为我愿意我要
回到《苦难的意义》这本书,作者说:「仅仅受苦还不够,要选择有价值的痛苦。」而且,要「以恰当的方式自愿受苦,从中发现人生的丰富意义」。
所以,归根究柢,好的苦难,有价值的痛苦。都建立在我们的自由意志之上,必须是,我愿意,我想,我要。
也就是说,苦难是可以被争取的,因为你知道苦难代表价值,代表分享,代表有意义。
一次次的苦难,都可以是一次次的生命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