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心理营养:养育心灵富足的孩子》有感
今早上想着要为《心理营养:养育心灵富足的孩子》写读后感,然后在书架上遍寻此书不见,想着应该是上次我们青岛心理合作社搞社员线下活动,所带的书籍都被家长们都抢了去。
此书倍受大家的钟爱与欢迎,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既有理论的先进性,又有实操的落地性,不愧是家庭教育的精品佳作。
家庭教育不仅是“家”事,更是“国”事。2022年1月颁布实施的《家庭教育促进法》,旨在将重视家庭教育、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这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找回来,以法律的庄严形式唤醒家长重视家庭教育意识,不再把孩子的教育问题简单地推给学校,而是与学校相互配合,共同成为培养时代新人的“车之两轮”“鸟之两翼”。
作为家长,不仅要认识到自己的责任,还要掌握正确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韦志中老师编辑出版《心理营养:养育心灵富足的孩子》这本书可谓正当其时、恰逢其势!
我是一个拥有两个孩子的妈妈,今年尤感幸福与自豪,女儿十八岁考上自己最喜爱的大学,儿子七岁上了自己最向往的小学。
这个成绩的取得,与近年来学习与应用心理学是分不开的。《心理营养》一书中指出,当前孩子主要的心理问题有三:应激问题、发展问题和父母制造的问题。
我开始接触心理学、反思自我,是在女儿中考前夕。那时,自认为还比较开明、受孩子们喜爱的我(其他同学经常和女儿说,羡慕她有一个好妈妈),不经意间也被裹挟着加入了中考焦虑的大军。
为让她考上重点高中,我请名师帮她辅导,给她报了各种线上辅导班,鞍前马后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精心选择高中院校。有时担心的甚至睡不着觉,胡思乱想如果她考不上高中怎么办?她以后的人生怎么办?……
有一次帮女儿打印了往年中考模拟试卷让她答,她磨叽半天没答完,还错了一大堆,我再也压抑不住怒火,把她狠狠地训了一通,女儿边哭边说:“妈妈,其实你并不知道怎么帮我!”望着女儿委屈难过的脸庞,我一阵心痛,不禁反思:是的,我们看似在为孩子着想,在帮孩子,可是这样帮对吗?真的从来没有细细想过。
从小到大,自己一路打拼、小有成就,所以我总想把自己认为好的给孩子,包括思想认知、包括行为模式、包括物质物品,等等,但我们认为好的,孩子就会觉得好吗?
况且我们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者,还不足够完美。
爱+焦虑=控制。我何尝不是在打着爱的名义,试图控制孩子,拽着她、推着她,让她按照我的希望方向走?
中考结束后,我参加了一个心理培训班,感觉被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要想孩子的心灵富足,首先家长的心灵更富有。从那开始,我不再跟孩子较劲,而是深耕自我,用自我的成长托举孩子。我先后考取了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证、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亲子咨询师等证书。
《心理营养》一书告诉我们,妈妈应该像观音菩萨,要有慈悲心,对于青春期孩子有求必应,不求不应。时而在前,时而在后,给予温暖的陪伴与关爱。
女儿升入高中后离家住校,虽有千般不舍、万般惦念,但也努力按照“有求必应、不求不应”的原则去照护她,不提过多要求、不乱帮忙瞎帮忙,而是坚定地站在她身后,告诉她,她的人生她负责,让她大胆地去闯、去探索,如果遇到困难了,请转身,爸爸妈妈一直都在。
犹记得,她周末回家,最彷徨最郁闷的时候,我就牵着她的手,陪着她散步,听她倾吐、述说。孩子顺利地度过了刚入学的迷茫期、升入重点班的压力期、高考前的恐惧期,又在心理合作社生涯规划的指导下、境随心转心想事成的聚力下,令人惊喜地成功被第一志愿录取,到了自己心心念念的美丽校园!
尤其难忘的是,女儿高中期间,为了鼓舞激励她,我受韦志中老师《二十四节气心理建设方法》与《家有高考生》所书启发,今年初撰写了《立春·立志》一文,被老师专门打印出来贴在学校橱窗里,后又被学校公众号、新浪网等多家媒体转发,该校总校长、我国著名教育专家王金战看到此文后说:“这个妈妈懂教育、懂心理”!
在陪伴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自我也获得了成长。今年很荣幸成为心理合作社执行社长,和李明国社长及其他同仁一起组织开展了6期线下活动,参与人员150余人;陪伴20余个家庭度过中、高考;应邀为高中、幼儿园以及部队官兵授课10余次,受到大家的喜爱与欢迎。
前苏联心理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一个个父母的觉醒,一个个家庭选择去关注孩子、看见孩子、倾听孩子,才是所有孩子的幸事,也是幸福快乐的基础。何其有幸,我成为两个孩子的妈妈,他们给了我生命再次成长的机会;何其有幸,遇见韦志中老师及心理合作社各位同仁,大家给了我心灵富足的机会。
今后,我将继续学好、用好、传播好《心理营养:养育心灵富足的孩子》,让自己受益、他人受益,为孩子们的健康茁壮成长贡献微薄之力。
(刘金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