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受到负面新闻的影响,保险业给我印象很差。不过,自从一年前花血本镶牙留下心里阴影后,直到最近买了牙保才渐渐有了久违的“安全感”。
保险作为人类最古老的行当之一,显然有它存在的必要性。按照概率,让大多数人的安全来承担少数人的极端风险。但这显然不公平呀,因为每个人的风险是不同的。常抽烟的人比每天健身的人更容易患病。常飙车的司机比永不超速的司机更容易一命呜呼。那么问题来了,保险公司如何知道并改善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呢?我觉得是科技+专家。
“知道”靠科技。保险公司可以给保户佩戴智能穿戴设备,来监测保户特定的生活习惯,然后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评估这种习惯带来的效果。智能设备要足够轻便。最好让人感觉不到它的存在,这样就不会为保户增加负担。智能设备也要足够多。只监测一两项数据不叫大数据。什么血压,心跳,血糖,甚至细胞状况什么,监测的维度多多益善。
“改善”靠领域专家。冰冷的数据需要领域专家的解读才能点石成金。智能算法模型也需要领域专家深度参与训练,才能逐渐智能。最理想的情况是每个保户都有智能专家“陪伴”。
另外,智能软件的设计同样重要。利用游戏化设计,让保户能够深度参与习惯的改善计划中来。能做到的保户会得到相应的奖励。大妈们为省几毛钱愿意多走几条街。有了实实在在的金钱激励,那效果一定是“杠杠的”。
没错。这样一来,习惯好的保户的保费就会大幅度降低。不好的就会被“歧视性”的加价。这样其实蛮公平。毕竟,每个成年人都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