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VX公众号:花和尚和花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木心先生在《从前慢》这么写道,这也是那个年代书信存在的魅力所在。
有些怀念那些手写书信的年代。
中学时偶有书信,但那也是与同城同学的玩耍之作,真正书信年代是大学四年。
那年九月初,千里赴京求学。在孤寂的王府花园中,写下了第一封信,是给父母的。虽然知道父母也读不出太深的东西,但自己还是写了长长的内容,写自己一路的见闻,写初入京的想法,写自己对大学生活的憧憬。
最热烈的自是与同学们的鸿雁往来。高中时代,总是有那么几个特别要好的朋友,这一别至少半年,思念之情自不必说,而只有书信的诉说,稀释了离别的愁苦,也带去了自己的分享。
那时候没有电话,没有微信,我们用薄薄的纸张,盛满了浓浓的情感。相思之苦,倾诉之欲,分享之乐,苦闷之解,唯有书信可以表达。有的信,永远没有回信,那是写给那个你想让她看,但她却永远看不到的人。因为那些信,永远没有贴上邮票、投入邮箱,只是静静地待在你的书本里,跟岁月一起流逝。
大一的时候,有过一个笔友。那时在一本杂志中看到的名字,因一些小事感动于心,于是按照大致地址去了信,结果没想到收到了回信。那是名叫斐儿的保定女孩,心底很善良,也很阳光,我们在书信来往中,谈生活,谈理想,谈爱情,谈学业。
遥远的地方才有风景,陌生的心灵更能碰撞,我也更珍视与斐儿的鸿雁寄情。每次都是精心挑选的信纸,将近来的心情和宿舍中的趣闻,总是写不完的话,满满当当几页才不舍结束,然后将信纸小心翼翼的折成喜欢的形状,贴好邮票塞进邮筒里,充满期待的等着对方收到打开,也欢喜的盼着收到对方的回信。
等待回信的日子是煎熬的,也是甜蜜的。当终于收到回信,迫不及待的读完,回味良久后压在书中,然后又待夜深人静时,再复提笔。看了总是会一字一句回的,或是带上近来发生的事和心情,听到的趣闻。正如猫腻的《庆余年》所说:“春有风筝,夏有鱼,秋有青鸟,冬有雁,书信一来一往间,日子就这样过去了。
大概受了我的影响,我宿舍哥们都不同程度有过笔友,且都是来自南方一所学校同一宿舍的女生。因了宿舍一小哥们老乡的缘故,于是我便让其贡献出老乡的收信地址,并发动宿舍哥们每人一封书信寄过去,由对方宿舍自由分配笔友,结果我们每个人还真收到了来信。
在有的来回几封信后悄然而止时,一哥们却得觅知音,书信来往持续良久,及至后来甚而一往情深,陷入感情的泥沼而差点难以自拔(呵呵我猜的,看到别骂我)。那时节我们宿舍最开心的事,大概就是互相盯着看是否收到笔友来信,等他偷偷摸摸读完后,便大呼小叫的要他分享来信的内容。
那时节,书信真的成了我们的一种信仰,一种心灵的寄托。即使在寒假短短的一个月期间,各自回家的我们,也相互通信,谈回家见闻,忆校园往事,就是看了一本书,也能说上一通。现在想来,书信不仅仅加深了我们的情谊,更锻炼了我们的书写能力。
大学毕业了,我们各奔西东,书信又开始在大学同学之间紧密起来。初入社会的新奇,对未来的向往,一点点喜悦伴着一丝丝迷惘。我们靠着彼此的分享,理解,鼓励,陪伴,走过了初入社会时感觉漫长的几年,却也成了过去时光里美好而单纯的一缕记忆。
后来,各自忙碌,书信渐渐的疏淡起来。偶有想起友人,便铺纸提笔,写着写着感觉无味了,毕竟往事不能常忆,而工作又乏善可陈,忙忙碌碌中泛不起心情波澜,写在纸上便也干巴巴的了。即便如此,好久写完的一封信,也被搁置案头许久,却是经常忘了送往邮筒。
再到后来,书信近乎从我们的生活中绝迹。只是逢年过节,偶尔的一张明信片上,写下短短几行祝福。内容自然已是没多少心情表达了,毕竟明信片是不需要信封的,内容就那样在空气中直白流淌。
和青在电话中也多次相约再书信交流,只是后来,她没有践诺,我也没了动力。有时我准备要付诸行动了,却总是因为这个那个一点点小事搁置,久而久之,书信已彻底成了往事。
后来和友们在QQ、在微信中,或群聊,或私语,偶尔只言片语,有时谈天说地,但书信,却已被完全遗忘。
书信真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它是我们整个青春的记忆,当心情通过指尖笔触在信笺上轻轻流露,随着邮差从思念这头,传到思念的那头。书信需要某种等待,在等待的过程又有新的故事新的想法出现,我们看到的对方的过去,也意味着承载了对方的记忆。
我至今保存着所有收到的书信,所有的。但我不敢拿出来回味。曝晒回忆,是件很残忍的事情。
唉,在日益更新的信息化智能时代里,我们很难再沉下心来写出一封情真意切的信,或者是写了却更像是一个人的独白,怕得不到回应,不敢再寄付给对方,默默揉成一团丢掉,慢慢的便不会写了。
我们习惯拿着手机发说说,发朋友圈,快乐的,忧伤的,难过的,总会有人点赞。但很少有人私信、电话问你怎么了或是给你一个大大的拥抱。有时候发说说发朋友圈,我们只是为了表达记录一下当时的状态,倘若有人能懂,那便是万幸。
互联网时代的感情交流,就是这么脆弱,这么苍白无力。曾经以为这一辈子可能不再相见的我们,有了随时随地可以联系包括视频会面的方式,联系起来是如此容易,却仿佛没有从前那样亲密,没有那么用心去感受彼此了。
所以我在想,其实现在也可以写写书信的,相信现在依然能坚持用书信来表达心意的人,反而会更让人珍惜而感动吧。
你,愿意做那个让我珍惜、使我感动的人吗?
我,是愿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