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的王府井大街应该是比较安静的,商铺都还没营业,没有来往的车辆,步行街上稀稀疏疏的人们大多是外地带孩子来旅游的。人少显得街面也很宽阔,两旁的店铺招牌也惹人眼目。盛锡福、步瀛斋、亨德利、中国照相、东安商场、北京市百货大楼……清点一下老字号们,大都还在。四十年前上大学时,王府井是每个学期末回家时的必来之地,在这里买点北京特产给父母弟妹们带回去。哪个老字号是卖啥的,有啥特点如数家珍。毕业前还慕名来中国照相馆照了一张黑白单人照,照片上的我一脸严肃,成熟状超过我本人数倍。几十沧桑巨变,我一边漫步一边努力去追寻一点过往的影子。自改为步行街后,王府井变漂亮舒展洋气了,以前的狭窄车水马龙的市井气不见了,这些老字号们虽然都还是原来的名字,但内容早已变了许多,新中国儿童用品商店、东安市场除了招牌早就没了当时的一点踪迹,王府井食品商场加了“王府有礼京味食集”的时髦字样,步瀛斋橱窗用电动人展现了制作布鞋的过程,百货大楼里的商品也逐步高档奢侈……变化是常态,与时俱进才能葆有商业的活力,一切都自然而然又无可厚非,只是看到眼前,想起从前,内心还是有一点点的失落感,偶而看到一点能勾起回亿的东西还是很激动,比如看到中国照相的提示“一楼开票,二楼照相”,“开票”就是个没变的词语,比如看到百货大楼的张秉贵专柜,那个一把准的糖果售货员成了大楼最好的形象代言。更让人感叹的是,百货大楼地下二层还建了个和平菓局,再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老北京人的生活场景,大杂院、蜂窝煤、日杂店、二八大杠,应有尽有。据说开业时人满为患,要排几小时队才能进去。可见,不管是个人还是官方,给后人留下点什么都是心愿单的选项。这些老物件、老习惯、老建筑,可以让经历过的人发发思古之幽情,也可以让年轻一代直观了解下父辈的生活。该拆的拆了,不该拆的多少要留下一点儿,就算是留个念想,也是好的。
补记:和平菓局以前去过两次,这次想去补拍几张照片,没想到被拦住了,说要购票进场,顿时呆住了,这有点离谱了吧?能让更多的人了解还不算太远的这段历史,本是件多好的事呀,应该是唯恐人不来才是,怎么反倒收起了门票?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