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看了一篇读书笔记而有所感,真正有价值的内容还应该看原著《天朝的崩溃》一书,暂时没找到。
鸦片战争,通常都指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经常称其为第一次中英战争或“通商战争”。当时英国国内的反战派在议会辩论中称之为鸦片战争,以讽刺自己的政府。嗯,我们沿用其称呼。
1840年(道光二十年),英国政府以林则徐的虎门销烟等为借口,决定派出远征军侵华。1840年6月,英军舰船47艘、陆军4000人在海军少将乔治·懿律、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率领下,陆续抵达广东珠江口外,封锁海口,鸦片战争开始。
作为天朝上国的满清,自然是全力应战。
由于琦善与义律在广东开始谈判。由于英国提出的条件过于苛刻以及琦善擅自签订,使道光帝大为不满,道光帝便把琦善抄家革职。
道光皇帝命令大兵兜剿,擒获夷酋。为此,下令调集了湖南、江西、湖北、广西、云南、贵州、四川七省大军,以及三百万两军费,交给首席指挥官——领侍卫大臣、御前大臣奕山,军机大臣兼户部尚书隆文,湖南提督杨芳,四川提督齐慎,两广总督祁,一共五位大员。可见道光皇帝决心之大,期望之高,也看得出他是非常重视这场战争的。
可惜事与愿违,清军一败涂地,广州被攻占,只能交钱赎回,并且答应英军所有的要求。
闽浙总督颜伯焘是个强硬派,早早就在厦门严阵以待,全力备战,历时五个月,耗费一百五十万两,将厦门建成帝国最强大的海防要塞。
然而,不堪一击。厦门战役惨败。清军战死总兵1员,副将以下军官七员,士兵难计其数。绝望的总督率领文武官员逃之夭夭。
血统高贵、出生正途、官运亨通、圣眷正隆、且以善于抚边的两江总督伊里布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到闽浙主持军务,准备收复定海。这是他扬名立万的好机会。
结果他一到前线,就懵了!
他马上意识到,浙江战事绝无可为。
还有忠臣良将定海三总兵,相继战死。钦差大臣裕谦兵败自杀。
几乎所有亲身接触前方战事的官员都是鸽派,原因特别简单,就是打不过。
当然,道光皇帝是不相信的,你说真话,那就是危言要挟,就是辜负国恩。他自以为是,又不肯让步,最重要的是他是独裁者。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