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漫金山的故事中第一次听说了镇江的金山寺。
镇江“京口三山”之一的金山上有很多很多的故事和传说。
金山原本是大江中的一座孤岛,后来渐渐浮出水面与陆地相连,正所谓星移物换,沧海桑田。
金山寺始建于东晋,初名泽心寺,唐代改名为金山寺,北宋宋真宗将其改为龙游禅寺。1687年康熙皇帝到金山寺游玩,看到金山四面环水、江天一览,于是就把金山寺改名为江天禅寺。
金山寺依山而建,气势雄伟,有着独特的建筑风格。正应了“金山寺裹山”的那句评语。
我从扬州乘坐镇江城际公交到金山公园下车,票价15元。
到售票大厅购买了一张门票,50元(淡季),导游费用100元,没请导游,一个人的游览正式开始。
观看地图,把整个园林粗略的分为三个部分,西东中,西部面积较小,先去游览西部。
进大门后经过“花州冷泉”的长廊一路向西直奔“天下第一泉”。
也可以在进门不远的地方坐船过去,在水上进行游览。
天下第一泉又名中泠泉,唐代时已闻名天下。第一泉原与金山同在江中,清咸丰、同治年间,遂随金山登陆。光绪年间镇江知府王仁堪又在池周造起石栏,又在方池南面石壁上亲笔书了“天下第一泉”五个遒劲大字。池南建有一座八角亭,取名“鉴亭”,是以水为镜,以泉为鉴之意。
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也是天下第一的由来。
唐代评茶专家陆羽品中泠泉水为天下第一,后唐名士刘伯刍分全国水为七等,扬子江的中泠泉为第一,从此中泠泉被誉为“天下第一泉”。用此泉水沏茶,清香甘冽,相传有“盈杯不溢”之说:贮泉水于杯中,水虽高出杯口二三分都不溢;水面放上一枚硬币,也不见沉底。泉水绿如翡翠,浓似琼浆,香醇无比。但是我没敢尝上一口,只怕天下第一泉水不够清澈,盛名之下,恐怕大不如前。
由于前路正在维修,只好原路折回,再次欣赏同样的风景,难免平添几分乏味。
中部以大雄宝殿为主,金山寺门朝西开,正对江流。打破了寺院坐北朝南分三路的布局,整个寺庙依山就势,使山与寺融为一体。
金山之巅矗立着慈寿塔、江天一览亭,站在此处,镇江美景尽收眼底,山水相连,美不胜收。只觉得江天一览视野开阔,心情倍加舒畅。
半山腰的法海洞也值得一看,这里是法海大师肉身圆寂的地方。
洞中供奉着法海大师的石像。法海俗姓裴,是唐宣宗远相裴休之子。他初来金山时,寺庙倾毁,杂草丛生,半山崖有一条白蟒蛇经常出来伤人,百姓不敢上山烧香。法海勇敢地与白蟒斗法,将白蟒赶入江中。
东部主要有御码头,清康熙、乾隆两帝南巡时,先后几次来金山都由这码头上岸,故称“御码头”。现护栏上刻有“御码头”三个大字。
白龙洞,相传此洞直通杭州西湖。
再去游览文宗阁,文宗阁以收藏《四库全书》和《古今图书集成》而闻名海内外。
有人说:“到了镇江,不去金山,等于没到镇江;而到了金山,不进博览园,等于没到金山。”
博览园共分为序厅(水陆变迁)、一厅(华严金山,佛法千年)、二厅(水漫金山,神话人间)、三厅(金山风物,四宝同光)、四厅(擂鼓抗金,保我河山)和五厅(英才辈出,流芳千载)六个既各自独立,又前后贯通的六大展厅。
金山文化博览园中的展示和陈列,正是为了满足游客探奇心理而打造的精品。馆内运用高科技手法,全面细致的介绍和展示了博大精深的金山文化,形象地再现了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历史传说与神话故事,颇为不俗。
游览金山公园总用时两个半小时,个人觉得大涨见识,不虚此行!
炎热的夏天,出透了一身汗,再去吃一碗镇江特色的锅盖面,爽!
牛肉锅盖面加一个狮子头,23元。
伤心凉皮!
最后,奉上一首小诗,江南的味道。
江南的味道
扑面而来的热浪挡不住匆匆前行的脚步,
江南的味道如同锅盖面里回味无穷的香醋。
我把脚印留在江水漫过的金山,
金山送我如风如诗般的禅意。
美丽的风景总让人驻足流连,
美好的生活总让人心心怀念。
蝉鸣声声蛙语连连的林荫中让人有更多的思考,更多感悟。
你看——
池塘里的睡莲睡了又醒,醒了又睡。
恰如混沌的人生醉了又醒,醒了又醉。
原来过往和将来都是如歌亦如梦,
可方寸之间是得到的重要还是失去的更加珍贵?
昏昏欲睡与渐渐清醒之间的徘徊,
哪个是现实?哪个又是梦境?
停不下来的身影终将继续前行,不需片刻停歇。
豪情壮志满怀憧憬,
可蹬南山之巅览尽吴越奇峰,
可下天目静湖畅游碧水云天。
暮然间回首时才发现:
一路风尘疲惫,
热情丝毫不减。
倒映在水中的影子在涟漪中慢慢扩散,
彼时,早已是——
瘦了胖腰肢,
胖了瘦西湖… …
江南最美的依旧是荷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