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看完了电视剧《漫长的季节》,首先说一下整体评价吧。如果要给这部剧打分,满分10分,我可能会打9.8分。之所以会扣分,单纯是因为,在我心中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很多人在形容非常努力时,会用百分之一百二十的努力。但在我这儿,从来不存在这种说法。假如说有,我只认为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为了共和国付出了百分之一百二十的努力,其他人,不可能。因此,这部剧我给了9.8分,这在我心中几乎无出其右。或可比拟的有三部剧《仙剑奇侠传一》《九州·海上牧云记》《将夜》,每部剧都是各自领域的绝顶水平,不相伯仲。
现在,回头看《漫长的季节》,剧名这五个字,我更在意的是“漫长的”。在我看来,剧中的主要人物,人生都是一场悲剧。即便是王响,最终的结局或可说是个圆满的结局,但也是个圆满的悲剧结局。
或许,人生本来就是以悲剧开场,又以悲剧来收尾。每个人出生时都是哭着来到这个世界,又以注定的死亡离开世间。可能,悲剧本就是人生的底色,是每个人来到世间都注定逃不开的命运开场与终局。既如此,又有什么看不开的呢?这么想来,人生也不是一件太过悲伤的事情。
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人生七苦,短短百年不足的一生,每个人都要一次次体味这番愁苦滋味,可不就显得尤为漫长?
这让我再次想到了那部日本纪录片《蒙古草原,天气晴》,茫茫的大草原,成群的牛羊,高高的马背上,只有一个6岁的小姑娘普洁。小小的肩膀,早早的担上了这个年龄不该承受的重担,让人揪心让人疼。可就是这样坚强与勇敢的小姑娘,生命定格在了13岁,放学后穿越马路时失去了生命,让人不得不慨叹命运的捉弄。她的外婆,一个乐观豁达的蒙古女人,先后经历了老伴、外孙女、女儿的死亡,在经历命运的嘲弄后,脸上再也看不见笑容。
我的母亲,是个宿命论者。当然了,她并不懂什么是宿命论,这是我对她的定位。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她一遍遍在我耳边说,“这就是我的命,不信不行”。母亲之所以这么说,我是理解的。她一岁时母亲去世,三四岁时父亲坐牢,与大她两岁的姐姐相依为命,自幼经历人间人情冷暖,发高烧时一个人躺在池塘边无人问津,四九寒冬里没有鞋子穿。好不容易结婚了,丈夫又不是个勤快体贴的人,也不受婆婆待见,受尽白眼,不得不跟着邻居学习做衣服、做鞋子、带孩子。一个人顾着三个孩子的吃喝拉撒的同时,还要包揽绝大多数农活。即便如此,还要面对丈夫的冷暴力和谩骂。
我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原本对所谓的命运嗤之以鼻。以前的我想的是,命运由我不由天,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对母亲的宿命之说,我只是听听而已。只是在书中、在影视剧中见识了各色人生,再回头看自己的过往人生,你不得不接受虚无缥缈的命运之说。
现在的我,仍然相信努力会有所收获。但再也不可能说,我命由我不由天。命运不在自己手中,我们能握住的,只是不足命运的5%。时代的潮流裹挟着人群,你我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粒沙。
我不是一个影评人,无法用专业的术语来评价一部影视剧的好坏。有限的几个评语:真实、深刻、节奏紧凑等,绝不足以评价这部剧。事实上,我对如何评价这部剧也并不太感兴趣,我更多的关注这部剧讲述的故事和故事中的人。
网上有人说,王响是个圆滑世故、欺软怕硬的人。我一直没看懂,如此评价的人何来此说。或许是一朵白月光,才会有如此之说,认为王响是个圆滑世故的人。在我看来,在八九十年代,多数人选择的是随波逐流,当然了,你大可以说顺应时代潮流。但王响是个例外,他是时代潮流中的一颗礁石。当多数人面对时代变迁,面对生活的重担,或是假公济私、损公肥私,或是道德沦丧、毫无底线时,他一直在坚守自己,干好本职。他不是圣人,所以在面对孩子进厂难题时,他也有想过送礼;所以他在面对孩子被人构陷时,他不得不罔顾事实低下头颅,并把儿子高傲的头颅一同按下。他在退休女职工翻捡垃圾时,他的呵斥并不是因为他看不起对方,而只是源于对桦钢的责任感,不允许有人破坏公共秩序,影响桦钢形象。何谈欺软怕硬?何谈圆滑世故?以当下世俗标准衡量,王响决不是一个成功人士,也决谈不上伟大。他是那样的平凡,那样的普通,但是这个社会需要他这样的普通的人,平凡的人,而且特别需要,需要很多很多。
有人不喜龚彪这个角色,我爱人看了这部剧后,就表示很不喜欢。但我并不讨厌这个角色。八九十年代的大学生,绝对不像大白菜一样不值钱,还是很有含金量的。他喜欢上黄丽茹,就大胆追,始终没变。当他得知黄丽茹怀上厂长的孩子时,他不是厌弃黄丽茹,而是去打了厂长。他不知道在全厂宣布下岗名单这个时间节点这样做意味着什么嘛,他肯定知道,但他还是做了。黄丽茹的臭名声全厂皆知了,而且她流产了,不能生育,但龚彪还是跟黄丽茹结婚了。他是真的爱这个女人。当看到黄丽茹有了更好的选择,他放手了,选择成全黄丽茹,净身出户。他是个东北老爷们,虽然他有很多缺点,但这样的人我很难讨厌。他在看见中大奖的欣喜时刻突遭车祸,在人生的巅峰时刻死去,是一场浪漫的谢幕。
沈默,她杀了人,但我并没觉得她是个罪大恶极的人。只因为,我在想,假如我处在她那样的位置,经历了她那样的人生,我最终会如何抉择。我想,要么继续被大伯操控玩弄,像不起眼的尘埃一样无声死去;要么,就是一条决绝的路,杀了大伯大娘。我想,不会有第三条路了。法律,拯救不了沈默。所以,沈默选择杀了港商,我只是稍有讶异,讶异于沈默的胆量,但并不觉得突兀。殷红的恶,远甚于她的可怜。如果说,大伯大娘的恶,让沈默恐惧,想要逃离,她尚能挣扎。殷红的恶在于,她将位于悬崖畔的沈默推下了深渊。沈默的悲惨经历,更甚于殷红,但她仍向殷红展示了善良的一面,这善良是那样的难得。而殷红,看见了善良,接受了善意,却以妒火焚烧成灰烬。所以她不配有爱,不配有美好的未来。潮湿、阴冷、黑暗的下水道成了她的归宿,这是果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