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朋友本来要结婚了,但因为想去异地打拼,女朋友不愿意去,于是就分手了……
以前写过一篇文章,大体观点是婚姻制未来会消亡,在未来人们会成为更为独立的自由人,甚至是进入一种更高层次的母系社会,不过这个未来恐怕算是长时间跨度的。
不过,说婚姻的消亡,听到我观点的人大多都会觉得扯。毕竟婚姻作为现代人的“生活必需品”现在依然占据主流地位,要说消亡,怎么都想象不到哪天人们不结婚的未来。
但如今社会发展如此迅速,一百年前人们的婚姻价值观——自由恋爱才刚刚萌芽,如今闪婚闪离的都有了,我想社会发展的步伐只会越来越快,而接下来的发展方向恐怕就是婚姻的解构吧。
有幸读到王煜全的一篇《正在来临的“单身社会”》,发现其观点与我的有诸多类同之处,这种难得遇到与自己观点相同的情况,既让我觉得开心,像是找到了认同,又让人觉得有点失落,觉得这个性的观点原来并不是我独此一家。
以前做过人力资源的人可能知道,原来面试新员工往往需要一个小时甚至更久,而现在只言片语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原因大体是,在过去,往往需要专业性人才,而专业人才往往人不可貌相,所以需要相当时间的谈话才能知晓其真实的水平。
而现在不同,因为现在市场变化速度太快,甚至许多岗位和职位都是不断更新出现的,所以专业的水平不再如同以往那般重要,相反,现在更看重的是学习和协作的能力,而这两种能力,第一印象就大体可以判断得出来
原来是固定职位与固定的人打交道,而现在则需要进入一个灵活的更大的协作体系,而这一点也恰好类似于正在迎来的第四次单身热潮。
在美国,每7个成年人中有1个选择独居,而在曼哈顿,则有一半以上人口选择独居。在北欧,单身比例更高,瑞典的首都斯德哥尔摩的独居比例高达60%。在日本,20多岁的年轻人中,超过74%的人不在恋爱状态,40%的单身者表示“不想寻找对象”。数据来源|王煜全 《正在来临的“单身社会”》
社会学家艾里克·克里南伯格在其论著《单身社会》中写道:“独身主义、不婚主义正在成为全球性大趋势,汹涌而来。”
单身贵族这个词不知何时兴起,有人暗嘲他们不过是没人安慰,自己苦中作乐,但目前来看,或许确实有一批单身狗可能真的脱颖而出,成为了狗中贵族。
发达城市中,各种商品和服务都可以便利的获得,人们并不需要再通过婚姻来获得帮助和慰藉。
在过去,婚姻可以带来稳定和成本的节约,人们不用疲于奔波,依靠分工和固定的协作来减轻每个人的负担。
而现在,当人们的经济状况可以承担自己的经济自由时,人们往往会选择一个人的生活方式,这样既不会被一个住所束缚,也可以随时更换工作岗位和地点。
与其说他们是单身者,不如说他们是自由人,因为他们并不是一直保持独自一人,而是可以随时自由的与他人协作。他们因为经济的独立而不想与他人进行绑定,受其束缚,这种精神洁癖与礼节,不得不说是一种单身的贵族。
随着生活的便捷化,单身也没过去那般可怕,无论是订餐、打车、洗衣,都可以通过城市O2O服务来完成,只要经济条件允许,一个人居住远比四五年前来的方便许多,而这种趋势在未来只会原来越方便。
而单身所节省下来的时间,大部分都会被分摊于社交、电影、运动这类标榜自我个性与生活品质的活动中去
曾经我做过个这样的类比,初中物理都知道的知识,粉状物比块状物在溶液中反应速度更快,原因很简单,接触面积更大。而人类生存单位从原本的族群、部落,到家庭,再到个人,不也是社会生产力不断自由化的过程么?
自由的人,有更多的选择,他们可以随着喜好四处旅游,转换工作,遇见并认识不同的人。
单身并不可怕,说不定,单身还代表着未来的生存方式,为整个未来社会奠定着思想、文化和艺术吧。
最后,引用罗振宇的一句话:
家庭解体,这是一个已经持续了几百年的漫长过程。
以男耕女织为起点——食物、衣服的生产被逐步外包,人们离开家庭到工作地点集中上班,家务劳动被机器替代,商业对个人每提供一份便利,就在质疑一次婚姻的必要性,单身社会是这个解题过程的最后阶段。婚姻,已经不再是人生阶段,它只是人群偏好。 ——罗振宇
欢迎关注公众号,共同进步、做一个有思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