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TE爱好者:并不是每一篇《经济学人》都值得你精读 (英语爱好者、英专、考研党的福利)

小编从2017年4月准备托福和GRE开始接触到《经济学人》,去年有段时间集中阅读TE(The Economist),一天12页左右,每周一本。这样坚持了6个多月,刚才在这个网页http://testyourvocab.com/测了一下词汇量,大概有26400。

最近,越来越多的粉丝问我TE怎么读,读哪些文章。TE由19大版块和11大专栏构成

版块介绍

1. The world this week: 主要是对过去一周发生的时事进行梳理,包含时事新闻和财经类新闻。对应音频朗读的语速较快,适合作为听力训练材料。

2. Leaders: 即社论,对本周热点事件进行报道和解读,文章长度中等,每篇的单词量在500到1200之间。社论里也会出现非时事非热点的好文。比如我现在为各位粉丝免费精讲过的内容,也分享了精读笔记。这些文章或许源于某件热点事件,但它们绝不是在讲那件事本身,而是在讲那件事所折射出来的现象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这类文章短期内并不会过期,是TE中最有阅读价值的版块之一。推荐阅读

3. Letters:读者来信,经济学人的Letters版块刊登了每周的读者来信,杂志的定位为面向全球高端人群,给经济学人写信的读者包括大学教授,高层政府官员,国际组织负责人,甚至还有国家元首。这些信件用词精确,论证严谨,非常具有可读性。去年经济学人曾经做过一个China and the Internet 的特别报告,指责我国的网络审查制度。文章发出不久后就收到了中国驻英大使对此的声明和解释。我们可以从读者来信中学习怎样就一个观点进行论证和反驳,从里面也可以学到很多议论文论证的经典句式。

4. Briefing:该板块主要是对一个特定的热点话题进行深度讨论,一般每期都会有一个话题,比如之前的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事件,世界杯,谷歌,在线教育,大学改革等。推荐阅读

5. Britain, Europe, United States, The Americas,  Middle East and Africa, Asia, China, International:这些板块分别是对世界各大洲和三个国家(美国,中国和英国)的本周热点报道和评论。

6. Business:商业板块,主要报道解读本周全球热点商业新闻,信息量大,是很好的商业信息获取渠道。

7. Finance and economics :财经新闻,主要是对相关财经新闻的报道。值得一提的是经济学人并不纯粹是一本专业的财经杂志,它其实是一本覆盖了政治,科技,文化,艺术,商业,财经等的综合杂志。即使是财经板块也对读者非常友好,没有太多复杂的专业术语,文章中有时候甚至连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这样的单词都会拿出来解释。所以各位不用担心因为专业知识不够而读不懂文章。

8.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科技板块,大部分文章长度在500到1500词之间。文章难度较高,有时候会出现不少专业术语。据说是考研文章的重点题源。推荐阅读

9. Books and arts: 文化及书籍板块,主要内容是书评和对一些文化现象的讨论。这个板块的文章往往生词较多,用词也偏文学化,想提高词汇量的同学可以重点精读此板块的文章。

10. Economic and financial indicators :主要是一些商业及财经指数。

11. Graphic detail:主要是图表,,常常被《经济学人》的其它文章征用。这一版块是《经济学人》9 月新增加的版块,非常适合准备雅思 A 类考试小作文、英语二写作和日常有数据分析写作需求的读者。学习如何组织数据;如何设计数据可视化;如何更好地利用图表来解释清楚一个现象。

在读 Graphic detail 的文章时,我们可以学习如何准确地描述图表,例如在 How people in different countries spend their money 中有这样一段:

Russians splash8% of their money on booze and cigarettes - far more than most developed countries - while fun-loving Australians spend a tenth of their cash on recreation, and bookish South Koreans splurge more than most on education.

这里表示“大量花费”就用到了 splash 和 splurge,比 spend 要更加准确。另外我们也要注意收集表示“上升” “下降”的词,比如《经济学人》中的这些常客们:ballon, mushroom, surge, plummet, shrink, dip, swoon, plunge...

12. Obituary :讣告。经济学人中很多讣告写得爱憎分明,人物形象刻画非常生动,比如之前对撒切尔夫人,曼德拉和马尔克斯的讣告写得都非常精彩。推荐阅读

专栏介绍

1. Bagehot(白芝浩,译为白哲特,英国政治专栏)——为纪念《经济学人》历史上最伟大的主编沃尔特•白芝浩,TE将英国版块这一专栏命名为Bagehot。

2. Charlemagne(查理曼,欧洲政治专栏)——名字来自查理曼,即查理大帝(Charlemagne ,Charles the Great,742-814),法兰克王国君主查理大帝几乎统治了整个西欧领土,并于公元800年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Holy Roman Emperor),亦即“第二罗马帝国”。

3. Lexington(列克星敦,美国政治专栏)——1775年4月的一个清晨,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列克星敦传来了美国独立战争的第一声枪响,拉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列克星敦因此成为美国自由独立的象征,堪称“美国自由的摇篮”。

4. Bello (拉丁美洲专栏) ——取自19世纪委内瑞拉思想家安德烈贝略 (Andrés Bello)。

5. Banyan(菩提,亚洲专栏)——不知是巧合还是有意而为之,TE的亚洲专栏也选取了一种树的名称作为专栏名。菩提(Banyan)是TE于2009年4月新推出的亚洲事务专栏,选择菩提(Banyan)作为专栏名,是因为TE认为菩提最能代表泛亚形象。一则菩提树与佛教渊源颇深,佛祖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静坐7个日夜后,大彻大悟;再则由于印度西部古吉拉特商人往往在菩提树树荫下买卖交易,菩提树也因此而得名,所以TE认为菩提树是亚洲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双重象征。在亚洲,菩提还与公共事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是他们选择的理由之一。

6. Chaguan (茶馆,中国专栏)——这个名字的初衷是,就像旧中国的传统茶馆一样,这个专栏将是一个休息片刻、交流思想的地方。茶馆传统上是一个私人的公共空间,知识分子可以在这里辩论,商人可以在这里举行商业会议,或者富商可以与劳工、学生、下班士兵、律师甚至歹徒一起喝茶。Chaguan是个讲故事的地方。

7. Bartleby(商业专栏)——Bartleby这个名字来自Herman Melville的短篇小说Bartleby the Scrivener,余光中先生曾把它译为《录事巴托比》。这个短篇讲的是Bartleby的故事。他在华尔街为一位律师工作,话不多,本分老实,活儿干得也很漂亮。不过突然有一天,他开始拒绝做老板给他安排的任务,后来甚至就在办公室里呆着,拒绝任何工作。他拒绝的方式也很奇葩,软硬不吃,每次都幽幽地、语调乏力地说:I would prefer not to (恕难从命)。

8. Schumpeter(熊彼特,商业专栏),这是一位影响深远的著名经济学家。

9.  Buttonwood(梧桐,金融市场专栏)——梧桐取名自《梧桐树协议》(Buttonwood Agreement),1792年5月17日,24个在街头买卖股票的经纪人聚集在华尔街68号门前那棵梧桐树下,经过讨论达成协定——签约者之间进行债券交易时彼此享有优惠,佣金比例统一、固定。该协议具有中世纪行业协会的性质,是美国银行业第一个行业自律文件,而“Buttonwood”也成了证券业的代名词之一。梧桐专栏在2006年9月才在杂志中出现。

10. Free exchange (自由交流)——是《经济学人》经济板块的专栏,我们的记者每周结合理论与实例,分析世界经济的变化。推荐阅读

11. Johnson(语言专栏)——Johnson来自于现代英文字典之父Samuel Johnson。Johnson出现在Books and arts板块,讨论和语言有关的话题,小到一个词一个语法点,大到写作风格语言现象。对语言学习者来说,我也强烈推荐读一读Johnson专栏,又好玩又有用,分分钟涨知识。

这些词都是出现在各个板块最后一篇文章,但却又不是文章标题,是具有各个板块相对应地区比较有代表性兼具内含性的某些人物或者事物,就像中国一种修辞手法,借代,或者说就像漫画家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技能,抓住人物最最最标志性的代表即可。

好文如何选择

好文一般有两个特征:

1. 非时事非热点

哪些文章符合这个特征?讣告(Obituary)和书评(Books and arts)。一个人逝世了,关于他的一切都定格了,这篇讣告一百年后都不会过期。一本书写完了,不会再变了,对它的评价一百年后或许还有意义。

当然,社论(Leaders)里也经常出现非时事非热点的好文。这些文章或许源于某件热点事件,但它们绝不是在讲那件事本身,而是在讲那件事所折射出来的现象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这类文章短期内并不会过期。

2. 如果要讲时事,观点一定要有深度

哪些文章符合这个特征?部分社论(Leaders)和绝大多数专栏(如 Lexington, Schumpeter, Free exchange等)。

为什么强调“部分”社论?熟悉《经济学人》的同学知道,社论是《经济学人》输出价值观的主战场。但有些时候,《经济学人》为了刻意宣扬自己的某些观点,反倒会说出有失偏颇的言论。这样的社论,是不值得看的。

绝大多数专栏都是值得看的。专栏之所以叫专栏,就是因为它的观点有深度。有时候,精读一篇专栏的效果不亚于速读一本好书。虽然每一期的专栏文章寿命长短不一,但即便一篇文章寿命再短,它的“保质期”也不会少于一个月。而有的专栏文章,一百年后再来读,你依然会觉得它是新的。比如讲美国建国史的 TE20170701. Lexington. Divided, even at birth,比如讨论圣诞节送礼习俗的TE20171223. Free exchange. Have yourself a dismal Christmas。

如何读/学

第一层面: 研读积累语言知识点(吃透生词,掌握用法)+背景知识文化+知识拓展(很强大)---一般适用新闻类版块

第二层面: 精读积累文章观点架构,重在思维总结---一般适用长篇文章分析某个问题

第三层面: 赏析:体会用词--自己改写组句子

重要:勤做笔记+及时复习!及时复习!及时复习!

我们开始吧

本文选择20200229期《leaders》专栏 going global

学习目的(知道为什么学,学什么):

生词(掌握重点词汇用法-拓展);同近义词替换;掌握术语

背景知识查证积累

积累重要的表达,句型句式--后期尝试改写套用

原文

The virus is coming. Governments have an enormous amount of work to do

In public health, honesty is worth a lot more than hope. It has become clear in the past week that the new viral disease, covid-19, which struck China at the start of December will spread around the world. Many governments have been signalling that they will stop the disease. Instead, they need to start preparing people for the onslaught.

If the pandemic is like a very severe flu, models point to global economic growth being two percentage points lower over 12 months, at around 1%; if it is worse still, the world economy could shrink. As that prospect sank in during the week, the s&p 500 fell by 8%.

背景知识

作为背景知识,我们先回顾一下人类史上最严重的十大瘟疫(以时间为顺序)

人类历史的整个跨度一直是一场针对疾病的生存适应的军备竞赛,这些疾病似乎要将我们作为个体有机体和集体物种彻底毁灭。

1. 雅典鼠疫(公元前430–前427)

公元前430到前427年,雅典发生大瘟疫,近1/2人口死亡,整个雅典几乎被摧毁。有专家认为此疫即鼠疫。

2. 古罗马“安东尼瘟疫”(公元164-180年)

古罗马“安东尼瘟疫”是因为传染而引起的。据史书描述得此传染病的症状为:剧烈腹泻,呕吐,喉咙肿痛,溃烂,高烧热得烫手,手脚溃烂或是生了坏疽,感到难以忍受的口渴,皮肤化脓。

3. 查士丁尼瘟疫(541-542)

查士丁尼瘟疫是指公元541到542年地中海世界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鼠疫。这次鼠疫引起的饥荒和内乱,彻底粉碎了查士丁尼的雄心,也使东罗马帝国元气大伤,走向崩溃。

4. 黑死病(1347 – 1351)

黑死病在人类历史上是最致命的瘟疫之一。黑死病造成全世界死亡人数高达7500万。14世纪20年代中的3年里,黑死病蹂躏整个欧洲大陆,再传播到俄罗斯,导致俄罗斯近三分之一至一半的人口死亡。

5. 美洲瘟疫(16世纪)

欧洲人到来之前,美洲居住着400万到500万的原住民,其中大多数都在16世纪几十年间死去,有历史学家甚至称它为“人类史上最大的种族屠杀”。然而,就这这样一场瘟疫却让这样一个并不落后的种族在短短几十年间濒临灭绝。

6. 米兰大瘟疫(1629–1631)

1629年至1631年,意大利爆发了一系列的鼠疫,通常称为米兰大瘟疫。当时米兰总人口为13万,在这次瘟疫中染病而死的人数高达6万人。

7. 伦敦大瘟疫(1665-1666)

伦敦大瘟疫是指1665年到1666年发生在英格兰的大规模瘟疫。在这场瘟疫中,有七万五千到十万人丧生,超过当时伦敦总人口的五分之一。

8. 马赛大瘟疫(1720 – 1722)

1720年,马赛遭逢瘟疫侵袭,这是该市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灾难,也是18世纪初欧洲最严重的瘟疫之一。1720年,法国马赛突发瘟疫,影响了整座城市和周边城市,造成10万人死亡。

9. 莫斯科黑死病(1771年)

莫斯科最初出现鼠疫迹象是在1770年底,到1771年春季变成流行性大瘟疫。为减轻瘟疫带来的影响,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为市民提供工作机会,发放食物给他们,最终平息了莫斯科民众的不满情绪。

10. 第三次鼠疫大流行(1885-1950s)

第三次鼠疫大流行是指1855年始于中国云南省的一场重大鼠疫。这次世界性大流行以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超过了前两次而出名。在10 年期间就传到77个港口的60多个国家。单在印度和中国,就有超过1200万人的人死于这场鼠疫。

第一段精读

提示:一定要多读几遍英英解释!!!

The virus is coming. Governments have an enormous amount of work to do

语篇分析:文章的小标题给告诉病毒正在到来。政府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have an enormous amount of work to do 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a pile of=a plethora of=plenty of=numerous=abundant =plenty of + cns 可数名词

首段引入话题,讲述了新的病毒性疾病将在世界范围内传播,这件事变得清晰了。

① In public health, honesty is worth a lot more than hope.

语篇分析:①直接开门见山的提出在公共卫生方面,诚实比希望更有价值。

A is worth a lot more than B. A比B更有价值

② It has become clear in the past week that the new viral disease, covid-19, which struck China at the start of December will spread around the world. 

语篇分析:②句讲述了在过去的一周里,在12月初袭击了中国的新型病毒性疾病covid-19将在世界范围内传播,这件事变得清晰了。句子的真正主谓为 the new viral disease will spread;covid-19为the new viral disease的同位语;which struck China at the start of December为定语,修饰前面的主语the new viral disease,表示在12月初袭击了中国的这种新型病毒性疾病。

It has become clear that...很明显

③ Many governments have been signalling that they will stop the disease.

语篇分析:③讲述了许多政府已经表明他们将阻止这种疾病。

have been signalling that 这里引申为表明

④ Instead, they need to start preparing people for the onslaught.

语篇分析:④讲述了政府需要开始让人们准备好去应对。

onslaught n. 猛攻;突击

[英英解释] a large violent attack by an army

常用搭配:onslaught on/against

读完讲解之后,我们再把第一段连起来再阅读一遍:

In public health, honesty is worth a lot more than hope. It has become clear in the past week that the new viral disease, covid-19, which struck China at the start of December will spread around the world. Many governments have been signalling that they will stop the disease. Instead, they need to start preparing people for the onslaught.

参考译文

在公共卫生方面,诚实比希望更有价值。很明显,在过去的一周里,在12月初袭击了中国的新型病毒性疾病,covid-19,将在世界范围内传播。许多政府已经表明他们将阻止这种疾病。相反,他们需要开始让人们准备好去应对。

第二段精读

第二段讲述了对经济的影响。

①If the pandemic is like a very severe flu, models point to global economic growth being two percentage points lower over 12 months, at around 1%; if it is worse still, the world economy could shrink. 

语篇分析:①讲述了如果这种流行病像是一场非常严重的流感,模型显示全球经济增长在12个月内下降了两个百分点,大约为1%;如果情况更糟的话,世界经济可能会收缩。

pandemic n. (全国或全球性)流行病,瘟疫

[英英解释]  a disease that affects people over a very large area or the whole world = endemic, epidemic

shrink v. (使)缩小,(使)收缩

[英英解释]  to become or to make something smaller in amount, size, or value 反义词 grow

② As that prospect sank in during the week, the S&P 500 fell by 8%.

语篇分析:②讲述了随着这种预期在本周逐渐明朗,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了8%。

prospect 这里表示预期的意思

[英英解释] the possibility that something will happen

sink in 完全被理解

[英英解释] if information, facts etc sink in, you gradually understand them or realize their full meaning

读完讲解之后,我们再把第二段连起来再阅读一遍:

If the pandemic is like a very severe flu, models point to global economic growth being two percentage points lower over 12 months, at around 1%; if it is worse still, the world economy could shrink. As that prospect sank in during the week, the S&P 500 fell by 8%.

参考译文

如果这种流行病像是一场非常严重的流感,模型显示全球经济增长在12个月内下降了两个百分点,大约为1%;如果情况更糟的话,世界经济可能会收缩。随着这种预期在本周逐渐明朗,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了8%。

复盘回顾

1. 如何表示许多

have an enormous amount of work to do 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a pile of=a plethora of=plenty of=numerous=abundant =plenty of + cns 可数名词

上期我们有学到表示大量的三个词组

A deluge of  大量的

a multitude of somebody/something  大量的

oceans of something  大量的,海量的

2. 如何表示A比B更有价值

A is worth a lot more than B. A比B更有价值

3. 如何表示完全被理解

sink in 完全被理解

以上就是对经济学人学习的一个思路分析,坚持学习查证积累,效果会很明显的,但是你要动手做!!!加油!学习,走起!

今天就到这里了,感谢您的阅读

觉得对您有帮助

请点个赞,让我知道您已读

如果你发愁找不到组织,加小编微信Durante0,小编邀你加入外刊交流群。

我们的微信外刊交流学习群第一时间更新包括《经济学人》、《卫报》、《基督科学箴言报》《时代周刊》、《纽约客》、《国家地理》、《华尔街时报》《大西洋月刊》《科学美国人》、《哈佛商业评论》等多种外刊资料。

推荐阅读:

推荐3篇20200229期《经济学人》最值得看的好文

推荐3篇20200222期《经济学人》最值得看的好文

推荐3篇20200215期《经济学人》最值得看的好文

2020年考研复试资料全集(300多G视频+干货)

2020考研英语一、二各文章原文出处与时间

语法书推荐|《语法俱乐部》学好英语,看这本语法书就够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7,907评论 6 50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987评论 3 39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4,298评论 0 35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586评论 1 29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633评论 6 39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488评论 1 30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275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176评论 0 27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619评论 1 31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819评论 3 33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932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655评论 5 34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265评论 3 32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871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994评论 1 26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8,095评论 3 37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884评论 2 354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