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中对联解析补遗

自从本号发了讨论桐中联的拙文,曾有读者留言质疑。笔者一直渴望和各位文友文明、高效地交流。也许这篇笔记能回答一些疑问,权作补遗。

桐中敲铜鐘 童男童女同上学

晨浣皆宸宦 臣宰臣僚辰在朝

一、比如质疑“臣宰”和“臣僚”重复,其实这两个词有主次之分,互相分立。“臣宰”指辅佐帝王的重臣,“臣僚”指普通的朝臣同僚,二者不是同一概念。

二、说“敲”字没有对应动词,其实“皆”在这个位置是副词作动词用,表达“都是”的意思。两个名词之间不能仅用副词相连,所以转换后的动词“都是”和“敲”字相对使用没有问题。

词性活用并不鲜见,比如郭沫若晋祠的集句联“飞雪迎春到,心潮逐浪高”里,“高”就是形容词作动词用。


上下联在对仗的前提下把词性略加转换,读时文意稍晚一秒贯通,反而有种意外的会心效果。

三、至于说“辰”是生搬硬套,那恐怕是没细看文章。“辰”字出处在《诗经 大雅》,“我生不辰”意为“我生不是时候”,先秦语法和今天不同,不能用今天的语境经验来判断先秦语言的对与错。

也许有人可能会说固然有“我生不辰”的说法,但“辰”可以单独用吗?

查《诗经直解》,《小雅》:“辰彼硕女”意指“适时而嫁的那美女”;

《小雅》:“我辰安在”意为“我的时运何在”;

《国风》:“奉时辰牡,辰牡孔硕”,意为“供奉这些应时兽,兽应时令而肥硕”;

《国风》:“不能辰夜”,意指“不能应时司夜的人去司夜”。

由此可见,先秦文字用“辰”表示“逢时”、“应时”、“适时”、“时运”的意思。既然先秦赋予“辰”以“时运”的用法,现在依例取其同一词性的意思使用有何不可?


因为上联完全是现代语境的话语,而此联符合其拆字规则的对句,已经没有可能在现代汉语的语境里找到了,那么用古汉语对出下联成了唯一的解决方案——总不能拿外语去对吧!

所以下联的意思,笔者把它表达为:

为上早朝沐浴的上下级官员们有幸逢时,自己在朝为官

四、在很多情况下,对联与诗意思的解释,不能不参照作者的说法。读者需要按照作者给出的路径去看,只要依据可靠、逻辑通顺,对联与诗就能成立。

米芾曾诗云“饭白云留子,茶甘露有兄”——米饭像白云蒸腾,一颗颗可是云朵留落的幼子;茶味甘甜,必定因为茶是甘露的哥哥(露水甘甜所以茶汤也甜)。“人不省‘露兄’故实,扣之,乃曰‘只是(茶是)甘露哥哥耳’”(宋庄绰《鸡肋编》)。听来令人绝倒。

但有趣的是,五百年后明末张岱给别人开的茶社“名其馆曰‘露兄’”,自言“取米颠‘茶甘露有兄’句也”(明张岱《陶庵梦忆》)。


这固然是少有的名家逸事,但它揭示的道理就是:“饭白”联极其工整,下联诗思却嫌跳跃,但作者能解释得通,自然别开生面。只要逻辑合理,诗思尽管勃发,不愁无人附议。

五、桐中联的难度不在于格律,而在于巧妙的拆字联。就算对句不是律句,也得遵循拆字联的规则。

拆字联本来就难对,在有限的范围里符合这些严苛要求的资源非常少,然而要严格对出桐中联,必须在拆字上下足功夫。那些可以所谓绕开拆字因素对桐中联的说法,无论怎么看都不足为凭。

笔者拙文《桐中对联析与解》给出的方法,已经把拆字结合格律的问题,转化为在字典里找到这样一组同音同调的偏旁字,需要做的是配合部首逐一核对。只要找到这样符合特定要求的字,桐中联就有了新答案。

期待诸位的指教。

(全文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好几年前看到安徽桐城中学那副著名的“绝对”,技痒时想接下联。几经尝试发现它的伏脉束缚太多,而且也不是格律联,要找到...
    不熟的果实最好阅读 451评论 0 1
  • 红学研究必备书目 作者的作品只是读者的一面面镜子,读者在镜子中看到的,永远永远只是他们自己。如果你自己不是一部经典...
    瘦竹斋阅读 6,130评论 1 4
  • 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
    晓寒深处明月人倚楼阅读 8,602评论 0 6
  • 总论:楹联又俗称对联,对子。对联是诗词基础,短联练诗,长联练词。是爱好诗词的朋友必学的知识,律诗里的颈联与颔联要求...
    琴心拒聊阅读 4,968评论 0 2
  • 对联是学习律诗的基础,在学习诗词写作之前我们首先要过的就是对句这一关,所以我们今天就从对联的基础知识讲起。...
    雪落地徐红艳阅读 5,00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