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的古建是保存最好的,也是最完整的。要想了解过去就到山西来吧!知名的有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平遥古城。
夏季的一个周末,和朋友在太原火车站前,坐上了去榆次老城的公交车。公交车在榆次老城门外东广场停住,我们下了车,来到售票处,买了六十元的通票。持票进了东门,看到没有检票的,原来进大门是不要票的。进了大门就是城里,一条马路由东向西,路北是县衙门,验了票,往里走,前院有监狱,大堂。后院左跨院是县太爷家眷住所,右跨院是戏楼。后边是花园,一个县衙就是一个小社会,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里边的建筑都是磨砖对缝,雕梁画栋。路南是广场,广场左边是朝中官员的深宅大院。高高的院墙挡住了外面人的视线。
再往前走,是一条南北大街。十字路口有一座钟楼,钟楼南面沿街是小买卖人家,路东有一个镖局,里面还保留着当年的用具,一辆独轮小推车,两个石墩,练功用的。钟楼的北面道路两旁都是高门大户的买卖人家,钱庄,商行鳞次节比,斑驳脱落的油漆,不能再现当年的繁华,但可以想像当年这条街是多么的繁忙,运钱的钱箱在油漆大门进进出出,伙计们搬运东西,迎来送往。清脆的算盘声传到街上,穿着快靴功夫衣的保镖推着插小旗的保镖车,弯腰弓背,吃力的行走。
钟楼的西边是文庙,当年的学子赶考之前到这里烧香拜佛,祝愿金榜题名。
游完古城,又坐车来到享誉中外的洪桐县,戏曲《苏三起解》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临街的一所青砖结构的窄门矮房,就是苏三监狱,始建于明洪武二年,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讲的是:京城名妓苏三蒙怨落难被囚于此的故事。
离这不远即是大槐树遗址,经常听老人提起:我们的根在山西省洪桐县大槐树底下老鸹村。站在遗址遥想当年,明太祖朱元璋下旨,将山西晋南人口稠密地区的人们外迁,洪桐县风调雨顺,连年丰收,人们安居乐业,人口密度最大。朝廷官员在城北两华里广济寺设点,集中办理移民,发放凭照川资。寺旁有一棵树冠硕大的槐树。俗话说:穷家难舍故土难离,人们都抵触,不想走。针对这种现象,相传朝廷官员发布公告:来登记的可以不走,不来登记的是全部外迁。人们听说无不争前恐后前来报到。政府官员命人将来的人全部用绳索反手捆起来,串在一起,像穿蚂蚱似的,为了避免途中人们逃跑,用刀挨个将小脚趾头砍一刀。(到如今后人的小脚趾盖还是两半的)从此人们上了背井离乡之路。途中有上厕所的,得叫押解给解开捆在手上的绳索。(今天的解手――上厕所就是这么来的)从山西到华北平原,路途遥远,加上拖家带口,老弱妇孺。路上的时间漫长。到地方解开绳索后,人们也习惯了背手走路。
站在遗址前,思绪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