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思考关于学习方面的问题,这里的学习是广义的学习,不特指学校的学习。
起因是这样的,前不久读了一本教材的一章内容,隔了几天再去看的时候,感觉和没看过一样。
这种现象在我身上发生过很多次,但这次感觉很明显,平常读其他书时,隔几天再回忆,还有些印象。而当读教材时,经常产生这种读了和没读一样的感觉。
我是一个习惯于问“为什么”的人。
在看了一些书,查了些资料之后,终于在一张图中找到了答案。
1946年,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Edgar Dale)提出了“学习金字塔”(Cone of Learning)的理论,之后美国缅因州国家训练实验室也做了相同的实验,并发布了“学习金字塔”报告。
——《深度学习——人生为数不多的好出路!》周岭
这张图名为学习金字塔,图中显示了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的平均留存率。
我们可以看到,学习可以分为被动学习和主动学习。
而主动学习学习内容的留存率普遍高于被动学习。同时,越主动,学习效果越好。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之前看了一章内容之后,隔几天再去看感觉和没看过一样。同时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学生平常仅仅听课学习效果并不好。
长久以来,我们在学习时,很多时候都是在被动学习。机械地看书,划重点,记笔记,抽时间做个思维导图就觉得自己掌握得不错了。
但深入思考会发现,做思维导图只是主动学习的一小步,比起做思维导图梳理知识框架更重要的是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补充新的内容,把新的内容吸收进来。
此外,根据学习的金字塔,我们可以看出,实践和教授给他人才是更好的学习方式。
这就需要我们彻底转变我们的学习模式,从被动学习转变到主动学习。
被动学习也有作用,被动学习是帮助我们拓宽知识面,向他人学习的重要方式。但我们要想成为学习上的高手,就必须让主动学习的模式占主导。
要做到主动学习有三个要点,下面依次来讲。
1
首先是问题导向,兴趣导向。
举一个例子:
去年我姐姐结婚的时候,我想写一篇文章。但让我一个单身狗去写婚姻,根本写不出什么东西。
之后我花时间思考婚姻中比较关键的要素:夫妻关系,婆媳关系,金钱问题等等,然后围绕这几个要素去查找资料,最终在读了很多文章之后写出了自己的文章。
在这个过程中我是围绕着几个问题来开始学习的,直到今天我都对我那篇文章中的主要观点记得很清楚。
其实有些人写论文,写文章也都应用了这种方式——先确定一个问题,围绕问题去学习,然后再整合,建立自己的框架,之后输出。
我遇到过一些人来询问我怎样给微信公众号文章排版,但最终却没有几个真正学的。
因为大多数人并不需要去解决问题,而仅仅是觉得多学一样东西没啥坏处,所以也就很难谈得上有强烈的学习意愿。
2
主动学习的第二个要点是实践。
我有一个观点,只要是方法论之类的知识,凡是没有实践过的终究会遗忘。
而那些非方法论的理论,譬如教材上的一些理论,牛人的观点等等,凡是没有让你产生深入思考,没有对你的思维方式、认知角度产生影响的,也终究会遗忘。
最明显的莫过于大学的一些考试,考试前背的东西在考试过后两天就忘得差不多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也是提升我们学习效果的最佳途径。
如果学到了一个东西而没有用出来的话,要么是我们并不认同我们所学的东西,要么是所学的东西并不是我们的刚需。
而很多时候,学到东西,用出一点点,就可能有很大的改变。
我在大二时了解到PPT最重要的就是简洁和留白,而如果是演讲用的PPT,最好一页不要超过三行字,字数不要超过30字。
从此以后不管是我上课展示的PPT,还是有时候与别人分享时做的PPT都会按照这个标准去检查一遍。
尽管有时候那些比我厉害的人考虑的东西不一定百分之百适用于我,但我依旧认为其中必有合理之处。
向人家学一两招,用出来,不一定让我变得超厉害,至少不会让我变差吧。
出于教学的考虑,很多老师上课用的PPT都是满满的一页字,但说实话,PPT上的字数一旦超过50字,其实大多数人早就不看了。
这就又涉及到实践的一个重要作用了,那就是在实践中去获取反馈。
用学到的东西指导实践,从实践的结果中去获取反馈,进而改进实践,不断提升,这样才会变得越来越好。
正面的反馈会激励我们去产生大量行动,越做越有兴致;负面的反馈会帮助我们反思,获得成长。很多人事情做不下去就是缺乏反馈。
在这个实践-反馈-再实践的过程中,我们还会积累经验,产生认知差异,最终在时间的作用下产生巨大的复利效应。
3
回到主题,主动学习第三个要点是教授别人。
教别人就是自己最好的学习方式。
利他就是最大的利己。
因为在教给别人的时候,自己要不断的查找资料,深入思考,还会构思如何表达,在这个过程中其实自己早已经学会了。
举个例子:
去年我在听完量子领导力的课程之后,一直想梳理一下学的东西。
之后我自己查找并了解了很多量子力学的知识,反复查看老师之前写的文章,在理顺思路之后,又接着思考如何表达才能让原先没有接触过量子力学的人读懂文章。
最后借助了武侠的内功与外功,仙剑奇侠传的“千里姻缘一线牵”等概念来解释课程里面不容易懂的东西,最终写了一篇3000多字的文章。
在这个过程中,我的出发点是梳理自己所学的东西,并且以通俗的方式教给别人。
但其实最终受益最大的人是我自己,我在这个过程中加深了对课程的印象,还拓展了很多课外的知识。即便今天我还是可以回忆起课程的思路,这可比我为了应试而背诵一些东西效果好得多。
教别人的方式有很多,走路吃饭时给朋友讲讲自己学的东西,写文章,录视频,线下分享,设计课程等等都是我们可以尝试的方式。
而最关键的是,你可以敞开心扉教别人。
之前有人问我老是写这些“看似没用、没有回报”的文章干嘛,其实我自己开心着呢!
这个世界就是这么反直觉,越是无私,越是帮助别人自己收获就越大,还很开心。
关于主动学习,我还想到了一些东西,譬如:
1. 学一样东西就尽可能向这个领域内最牛的人学习,在互联网时代,这个其实真的不难;
2. 尽可能在物理距离上接近那些做到的人,抵制那些没做到的人的抱怨;
3. 记录自己的成长,看到实实在在的成长就会很有成就感,而成就感会让我们变得更好。
……
关于主动学习,我个人的一些思考就都在这里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