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5-5 八佾篇3.16

老夫子总体来说还是讲道理的,射箭的水平高低和本人力气大小有关,不必强求一定中靶。

他看中的是你是否按照礼的规定去做,但做出的效果如何因人而异,他不强求。

讲究的是程序的必要性。


网络查询了“射不主皮”的意思,解释1.古代乡射礼共射三次,第二次以射中皮质的箭靶为主,故称"主皮"。 2.泛指射中目标。


原文

子曰:“射不主皮(1),为力不同科(2),古之道也。”

八佾注释

(1)皮:皮,用善皮做成的箭靶子。

(2)科:等级。

八佾译文

孔子说:“比赛射箭,不在于穿透靶子,因为各人的力气大小不同。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八佾评析

“射”是周代贵族经常举行的一种礼节仪式,属于周礼的内容之一。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射箭,只不过是一种比喻,意思是说,只要肯学习有关礼的规定,不管学到什么程度,都是值得肯定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