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第二个脑洞合集,想了半天,取了这个名字。应该不涉及侵权吧。
我是在各种各样的恐惧中长大的。小的时候,天不怕地不怕,我会拿着中国联通第一批能联3G网的小灵通手机,在放学回家的公交车上偷偷看“鬼故事吧”里的故事。那个手机操作起来特别费劲,只靠上下左右四个按键,把网页中每个能点击的链接都覆盖一遍,点一个我想点到的网页要花很大的耐心。但我还是坚持不懈地看,很长一段时间里,“鬼故事吧”的前几页被我翻得烂熟,又很久没有新帖子,幼小的我第一次体验到了追更的痛苦。
我还会在马路边的报刊亭里,花买一张米米卡的钱,去买一本错字连篇的盗版鬼故事书。那些书一般都有一个用粗制滥造的网图拼凑起来的封面,血淋淋阴森森的字体,看着就很刺激。看了新的鬼故事我就把它们记下来,第二天到学校讲给同学听。那些从我嘴里讲出来的鬼故事,《毛月亮》、《月光下的足音》、《木头雕像》、《小红》,还有等等很多我记不起名字的故事,在一段时间里成了整个班级小朋友们的噩梦。
这些东西堆积起了我的童年,后果就是我有了很多很多恐惧的东西。看到厕所的鬼故事就不敢一个人上厕所,看到卧室里的鬼故事就不敢一个人睡觉,看到镜子的鬼故事就不敢盯着镜子看,看到黑夜的鬼故事就不敢关灯。我家的老房子有一间阁楼,由于供水原因,洗澡要去阁楼上的卫生间。阁楼吊灯的开关在阁楼深处,这意味着要想开灯,就得先走进最深的黑暗中。五六年的时间,我从来没一个人上去过。
当然,你也许没看过这么多鬼故事,但你充满想象力的、童真的脑子里面一定少不了各种可怕的联想。不管是削掉脑袋的电扇,还是撕到手指根部的手皮,或者是爷爷奶奶家传出怪响的地下室,老家后院水泥地上不知名的动物爪印。很多时候,那些联想都特别有头有尾,起承转合,跌宕起伏,你每一次想起,回忆都会把你带回当时那个脑补出的故事里面,体会当年那种鸡皮疙瘩起一身的情绪。每当这个时候,你就好像忽然缩回了好多年前那个小小的躯壳之中,面对着伸手不见五指的阁楼,好像从来没有长大过。
所以这个脑洞故事集也可以叫做,《那些一个比一个猎奇的童年阴影》。
欢迎来到《层层恐惧》。
p.s:只要写的足够多,足够直白,足够深刻,是不是就能对这些曾经害怕的东西彻底脱敏?我试试,疗效好的话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