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的无岛上呆久了,人们变的愚昧,麻木,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善良,纯朴,只是别人占便宜的时候,对你的说辞。
开放的大城市首尔,活久了,也会变的冷漠。人从进化的历程开始,都是趋利避害的。只要是可能对自己有威胁的,我们通通自动的避开了。
海源目睹了一场杀人事件。
对于陌生的求救,她选择紧闭车窗。对于对犯罪嫌疑人的指证,她害怕被威胁而装作不知道。
银行里按部就班,按条例做事,也会被当做不会变通,而受排挤。为了躲避这一切,海源选择了去乡村的无岛。
福南在岛上生活了三十年,最幸福的时刻就是与海源在一起。她多么渴望逃离这个地方呀。
这里她是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每天劳作,岛上的老女人们却习以为常。福南沦为岛上男人们的性工具,他们也习以为常。丈夫找女人,只有一墙之隔的金福南,在那里大口吃东西,他们也习以为常。
在得知丈夫的魔爪伸向女儿后。她鼓起勇气选择了逃跑。
在逃跑失败后抓回来,被丈夫毒打,当看着唯一的精神支柱女儿也被毒打的时候。福南举起了石头。岛上的老女人们慌了,“你怎么能冲男人扔石头呢?”福南愤怒道“那男人就能冲女人扔石头吗!”比冷漠更可怕的,是指责。
冲突中丈夫失手杀死了女儿。
警察大哥来了,集体指责福南逃跑,她不逃跑就不会有这些麻烦事了。大家都在说谎。唯一目睹事情真相的好朋友海源,却选择了沉默。福南彻底绝望了。
福南也有向海源求救过,希望她带他们走。海源失业了,福南他们去了首尔又能如何,所以被拒绝了。被好友拒绝的福南心里很难过。
福南救过海源几次。
小时候被岛上的四个男人围攻,他们掀海源的裙子,海源逃跑。福南为了挡住他们,而被打晕,当他们脱福南衣服的时候,海源选择了沉默。少年其中有一个就是福南丈夫。
有点智障的小叔,熬药迷晕海源,正要得手的时候,被福南拿着烧火棍赶走了。
福南的精神支柱没有了,最信任的朋友沉默了。无依无靠的她选择了孤身反抗,用她自己的方式去复仇,去发泄一直隐忍着无处安放的愤怒。
顶着烈日疯狂的刨土豆,与坐在阴凉处唱歌的老女人们形成强烈的对比。与太阳对视以后。他释然了。喝了口水,说“我跟太阳说话了”。说完一刀砍向了老女人,完成三杀后。男人们回来了。
那个智障小叔还是像往常一样猥亵福南,福南举起镰刀割下了他的头颅。
经过艰难的打斗,福南嘴含着刀冲向了丈夫,随着音乐的节奏,一刀一刀的砍向他。每一刀都是对过往的救赎。过程中福南筋疲力尽,险些惨死,海源依然选择了沉默。
此时的她在海源心中已经变成了怪物。然而福南依然不想杀她。
福南终于逃离了无岛。我以为会她会像《肖申克的救赎》那样大声的呼唤,尽情的放飞。她却不敢下船,那是个陌生的地方,眼睛里写满了何去何从。
海源逃走后,去警局报警。福南冲进了看守所,与警察发生激烈冲突。海源看着疯子般的福南,本能的打了她,福南彻底激怒。便有了看守所的打斗。
最后在海源的笛声中,福南的生命走到了尽头。
海源变的勇敢起来,去指认那个犯罪嫌疑人。他也拆开了福南很早就写来的求救信。
但是一切都已经太晚。
现实确实冷漠。全片比较压抑,导演可能不是在批判谁的对错,而是通过写实来唤醒一点点人心与良知。一点佛心,将心比心亦是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