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应“斗而不破”
父母对学校的事务越关注、越参与,孩子的学业成绩就越好,孩子的成长也会越好。父母应该与老师建立一种正常的情感互动,同时多理解老师的困难,不要与老师、学校为敌。
保持与学校的互动
这些年我到一些学校去讲家庭教育时,校长经常跟我说,在学校里开家长会、组织一场家长报告会挺困难的。很多的父母经常会以工作忙为理由,请假不出席,或者让孩子的爷爷奶奶来代替出席,结果家长会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我跟校长说,以后你不妨跟这些孩子的爸爸妈妈说,像美国总统奥巴马那样真正的大忙人,每一次家长会都是他自己去参加的,难道他们比奥巴马还忙吗?
美国哈佛大学经过20多年的持续研究,有一个重要的发现:父母对学校的事务关注得越多,参与得越多,对学校的情况了解越多,对孩子的成长帮助就越大,孩子的学习成绩也就会越好。
因为父母的关注与参与,本身对孩子就是一个积极的示范与引领,同时父母对学校教育的了解与关注,也会帮助他理解教育的困难所在,就更容易客观看待某些孩子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锻炼,从而自觉配合学校的各项教学工作,而不是不切实际地幻想着所有的这些工作全部由老师来完成。
我的孩子在上小学时,我对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是关注得比较多的,那时我最熟悉的就是体育老师,因为我的孩子从小身体不好,所以我特别重视孩子的体育锻炼,每天下班之后,我都会急急忙忙赶到学校,看孩子进行羽毛球训练。
因为工作上的便利,我也经常到孩子所在的学校听课,跟老师进行交流。我觉得这种交流一方面增进了家长跟老师的情感——增进和老师的情感并不意味着你要讨好老师,互动是人与人之间正常的情感模式,老师跟你比较熟,自然也就会更关注你的孩子。另一方面,通过跟老师的交流,我们对孩子的了解也更为具体一些,一旦发现孩子出现了什么问题,我们会及时跟他交流并提供帮助,或者引导他,进而能够较好地解决问题。
可在我的女儿上初中之后,我跟她们学校以及她的班主任之间的交流就非常少了,原因是我对她班主任的一些理念不大认同,其实现在回过头看,我这样做最终受害的还是孩子。
比如,孩子在初中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孩子的小说在全国获奖了,很快又出版了,我就跟孩子说,你要把你的书送给你的班主任,送给你的语文老师。孩子跟我说还是不要送了吧。但我觉得为了表示对老师的尊重,还是鼓励她送去。
结果孩子回家之后就对我说:“你看,早就跟你说不要送嘛,你还说一定要送。”我问孩子到底发生了什么,她说我们班主任拿到这个书以后,连一声谢谢都没有,更不要说鼓励了,扭头就走了。
我后来也在想,要是我们跟老师的关系更熟悉、更密切一点,老师就可以通过我们,对孩子有更多一点的了解,这样一来老师也会给孩子更多一些鼓励了。
理解老师的困难,不与学校为敌
其实,在父母跟老师、跟学校交往过程中,不管怎么说,学校总是掌握着主动权的。也就是说,我们当父母的需要有这样的意识:无论你再忙,都需要跟老师多一些沟通。而且不管老师的情绪或态度再不好,我们都不能在孩子面前说过多的负面评价老师的话,因为这样的评价往往会对孩子产生一些消极影响。
我其实还想说的是,教师工作繁忙、压力巨大,可能有时候在情绪上会有一些波动,我们家长如果对此能有更多的理解,那么与老师的沟通就会变得理性很多,沟通效果也就会好很多。
其实,现在学校在有时候也会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例如,很多父母会因为孩子在学校里出了一点点问题,比如在闹着玩的时候被别的学生打了,或者是受到老师的一点点惩罚,就认为是天大的事情,就到学校又哭又闹,纠缠不清。
今年上半年,我到深圳讲课的时候,一个校长就跟我说起了他们学校里发生的一件事。一个小男孩在班上特别调皮,经常欺负同桌的同学。
有一天老师在写板书,回过头时看见他又在欺负同桌同学,老师特别生气,就冲上去抓住孩子的领口把他拽到了教室前面,结果孩子的脖子上就留下了一道红色的勒痕。
事情发生以后,他的父母特别愤怒,冲到学校要讨个说法。学校对父母道了歉,也对这位老师进行了必要的惩戒,比如扣发奖金,取消年终绩效跟年终考核,但是孩子的父母还是紧逼不放,这让学校感到非常的为难,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我经常在想,有时候学校和老师在对待孩子时难免会有失误,甚至失控的地方,毕竟老师也是普通人,也会犯错误,在巨大的工作压力下,有时候老师可能会情绪比较烦躁或焦虑,当孩子犯错误时对孩子采用了不恰当的处理方式,这也比较正常。
作为父母,要保护自己的孩子这是对的,但应冷静、妥善地处理这些问题,尤其是当学校或老师已经为自己的错误受到惩罚了,我们是否还有必要紧追不放呢?
家长这样做,不但会因为我们太过于斤斤计较他人的错误,对孩子宽容性格的形成造成不好的影响,另外,从某种意义上,这也意味着家长与学校为敌,与老师为敌,形成家庭与学校的对峙,最后很容易导致很多老师对你的孩子敬而远之,深怕在教育你孩子的时候出差错,被你抓住不放。
可以说,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受损害的都是你的孩子。 处理家庭与学校的关系,最重要的是要成为合作者,互相包容互相促进,而不是在发生矛盾时就一定要分出个胜负输赢。任何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都离不开家庭与学校的健康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