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读书。
思无邪。
“思无邪”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孔子曰: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以下是相关介绍:
出处
“思无邪”出自《诗经·鲁颂·駉》,原文为“思无邪,思马斯徂”。但将其作为一种文学批评标准和审美理想加以强调的是孔子。
含义
思想纯正:孔子用“思无邪”来评价《诗经》,意在强调诗歌的思想内容要符合儒家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即诗歌所表达的情感、思想应是纯正的、无邪念的,不涉及不正当或不健康的内容。
中和之美:“思无邪”还体现了一种中和之美,倡导情感表达要适度,避免过度的喜怒哀乐,追求一种平和、和谐的审美境界。
影响
“思无邪”的观念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的重要原则之一。
它引导后世文人在创作中注重思想内涵和道德修养,追求一种雅正、端庄的文学风格。同时,也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确立了一种价值导向,促使文学作品在娱乐功能之外,承担起一定的社会教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