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文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2、傅佩荣原文
孔子说:“《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可以称之为‘无不出于真情’。”
傅佩荣:
《诗经》共三百十一篇,分为:《国风》、《小雅》、《大雅》、《周颂》、《鲁颂》、《商颂》等部分。“思”不是指心思,而是语气助词。“无邪”,即没有虚假造作,都是真情流露,文学作品最怕无病呻吟。
“思无邪”一语出自《诗·鲁颂·駉》,“駉”是描写骏马勇健向前直行的样子,引申为诗人直抒胸怀,所做无不出于真情。马向前奔行不能立刻转弯,转弯太急就会摔倒,这代表有感者直抒胸臆,对人生有任何体验和感受,直接写在诗里,所以诗歌的本色在于真情。
推而广之,文学的本色也都在于真情,如果缺乏真实地情感,只能算是无病呻吟、舞文弄墨了,称不上是文学作品。孔子简单地以《诗经》里的一句话来形容整部《诗经》,完全是真诚的情感,而非可以做作。
孔子谈《诗经》,就是谈真诚的心意。“思无邪”也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基本原则。
心得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原诗3000篇,《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
作为中国文学的主要源头之一,《诗经》一直受到历代读书人的尊崇,经历两千多年已成为一种文化基因,融入华夏文明的血液。《诗经》共分风、雅、颂三大部分。《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包括今天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山东一些地方(齐、韩、赵、魏、秦),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间乐歌,多半是经过润色后的民间歌谣叫“十五国风”,有160篇, 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雅》是宫廷乐歌,共105篇。 “雅”是正声雅乐,即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大雅多为贵族所作,小雅为个人抒怀。雅又有“正”的意思,被看作是正声——典范的音乐。周代人把正声叫做雅乐。朱熹《诗集传》曰:“雅者,正也,正乐之歌也。……。辞气不同,音节亦异。故而大小雅之异乃在於其内容。”《颂》是宗庙用于祭祀的乐歌和舞歌,共40篇,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毛诗序》中说:“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
《诗经》是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大约五百年间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孔子对于《诗经》的思想内容,他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理解这句话的关键是“邪”字。朱熹翻译说“思无邪,诚也。”诚就是真诚,不虚伪。“邪”在古代是徐虚的意思,即吞吞吐吐,要说不说,不说还想说,不敢直抒胸臆。而《诗经》各篇确实是真情流露,敢爱敢恨,实话实说,毫不矫情,思想感情真实而不虚假,这是大美至美。“思无邪”的诗经无疑与孔门守正、真诚的德政要求一致。
“真”就是不欺,诚信,而诚信是做人最重要的品质,甚至可以说是“仁”的基石。如果没有诚信,则“仁”便成为空中楼阁,虚幻不实了。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强调诚信是人的立身之本,是人在社会上可以前行的前提。“诚信”与“真”本质内容上一致,可见“真诚”是文学作品的生命。
法国弗洛贝尔说:“一本书应当具有品德,假如读者看不出来的话,若非读者愚蠢,便是从精确的观点来看,这本书是错误的。因为一件东西只要真,就是好的。” 确实,真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基础与开端,虚假和伪善是最令人讨厌的。
“真”首先是真实的感情,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够打动读者,其根本原因便是读者在文字的背后感受到作者涌动的热血与激动的泪花,没有真情的作品是不可能感人的。 不论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国风·周南·关雎》中美好的爱恋情怀;还是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诗经·国风·王风·黍离》所表达的烦忧;还是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魏风·硕鼠)中的针砭时弊,“诗经”都由于真诚、真实、真挚,成为中国文化的经典代表作。
孔子甚至说“不学诗,无以言”,不读《诗经 》讲话就不能学习真诚的表达,语言无法温柔敦厚,更无法以“诗”为平台,弦歌而知雅意。孔子常用《诗》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及弟子,显示出《诗经》对中国古代文学的深刻影响。
用梁启超先生的话做结吧,他说:“现存先秦古籍,真赝杂糅,几乎无一书无问题,其真金美玉,字字可信者,《诗经》其首也。”
2016年3月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