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然记得第一次背手的时候是小学一年级,老师在讲台上讲课,而学生就在讲台的课桌前背起小手,防止乱动,后来升了年级,背手的姿势变为在整齐的放在桌子上,方便回答问题,可能是渐渐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忘了这个动作。
认识了一个人,走路经常背着手,和他走在路上我却觉得害怕,和他说话的时候声音都是一抖一抖的,但聊着聊着,觉得他这个人还可以,后来他回家了。
有一天突发奇想,我也想尝试一路上一直背着手走的感觉,刚开始的感受就是五个字:别扭,不习惯。我很多时候都想把手放下,但是觉得再坚持一会也没什么,看了看周围,感觉好像都投来异样的眼光,这些似有似无的目光让我一度想把背后的手放下,但我问自己:“在意那么多干什么?”于是我又把退缩的手坚韧的背在身后。
走了很长一段路后,周围稀碎的头发挠得脸很痒,时不时的想用手摸一下,这时我才恍然大悟,背手虽然约束着自我,但却在保护着我,就像一项法则,约束的同时也在以另一种方式保护着我们,无规矩不成方圆,更何况一个人,我发现自己以前有很多毛病,但这些毛病都在因一些事而慢慢改善,之后认识了许多优秀的人,然后想成为像他们一样的人,于是去改变身上的缺点,但一个人真的会特别完美吗?不可能,大多数都是从不足到完善,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的。可能小的时候背手只是为了养成良好的习惯,可是长大就没有那么多约束力,大多数靠的是自律,虽然没有人说,但是一个人的行为举止能看出他的道德修养,是怎样一个人。
回去后,我把手放开后,手获得了自由,却好像更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