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棒棒」,在豆瓣纪录片排名中不仅第一,同时还获得了首届「金树国际纪录片节」最佳短纪录片奖。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该片的导演,是一位40岁主动退伍的军官,一直想拍一部棒棒题材的影片,由于多次跟拍不成后,干脆自己扛着棒棒拜了师,带了1300块钱,跑到解放碑附近的自立巷53号租了个危房,正式成为了一名真正的棒棒后,才得以融入他们的生活。
也正是导演这样与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货真价实地当了一年多棒棒,才诞生了这部神一样的纪录片。
片中的每一位主人公,都有必须当棒棒的理由和故事,但无一例外都充斥着不幸和无奈。
印证的那句话,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不幸。
老黄,解放碑商圈65岁资深棒棒,也是带何苦(导演)入门棒棒行业的师傅。
年代的问题,出身在地主家庭,年轻时因为成分不好一直被排挤,找不到工作,也娶不到媳妇,后来入赘到一个养不起小孩的寡妇家里面,他需要一个家庭,而她需要劳动力,各取所需,他们就这样搭伙着过日子。
本以为能够这样安稳长久的走下去,没想到在外务工几年之后,「妻子」又有了新的男人,打电话让他回来把女儿领走,由于当初并没有正式登记结婚,所以连离婚手续都免了。
老黄从小在被排挤和恐惧中长大,年近40好不容易组建了家庭,却又遭到他人破坏,一生命运多舛。
回来后,他也有过轻生的念头,但看着年幼的女儿实在忍不下心,只能将女儿寄养在亲戚家,自己到重庆来当棒棒,这一干,就是二十多年。
老杭,和老黄一起揽活十多年的朋友。
他的婚姻同样也被另一个男人插足,于是他求助当地一个混混帮忙,混混说只要出一万块钱,就能让那个男人消失,拿不出钱的他,于是跑到重庆当棒棒,攒钱复仇。
几年后他总算赞到了一万块,准备带着钱返乡复仇之际,前一晚却被小偷偷走了所有的积蓄,又过了几年当他再次攒好一万块,混混却因为犯了事被关了进去,他的复仇计划再次被搁浅。
他也想过自己去复仇,但他一碰刀,手就不自觉的发抖,他这种人注定做不了坏事,就像他策划用掉收到的那张假钞,面对质疑的时候,提前打好的腹稿一句都说不出来,只会呆呆地杵在那里。
河南,没有人知道他的真实姓名,只因为他来自河南,所以「河南」就成了他的名字。
家庭缘故,十几岁离家出走,漂泊几年后加入棒棒大军,因为年轻时惹了一些混混被挑断了脚筋,落下了残疾,至今连个身份证都没有,曾经在大排档当小工,因为饭量大遭到老板的不满,有一天偷偷吃了两个鸡蛋,老板发现后就把他辞退了,后面找到一家工厂做打杂,也因为没有身份证而被解雇。
在城市化进程初期,由于交通工具落后、机械化程度低,加上山城的地形复杂,一根棒棒一捆绳子,游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中,哪里有需要,哪里就会出现他们的身影,因为劳动工具是一根短木棒,所以人们就称他们为「棒棒」
他们是棒棒,但是他们也有着自己的职业操守和尊严。
上班第一天,师傅老黄就告诉何苦
「棒棒是我们养家糊口的工具,我们是要靠它自力更生,一定要把棒棒抗在肩上,拿在手上就成了要饭的膝盖」
他们是棒棒,但是他们善良真诚,不愿意占人半点便宜。
原先与何苦约定好学徒期没有工钱收取,可是在之后还是强制分给他一半。与雇主走散在原地等了一天,面对雇主多给的报酬却坚持只收取自己应得的那一部分。
他们是棒棒,是这个城市的标志之一,却因为美誉度不高、不够体面,在城市名片评选中得不到官方的认可。
他们既卑微、又高大,他们活在尘埃里,却又对生活充满希望,他们无时无刻不在以自己的方式拥抱向往的生活。
如今,破旧逼仄的自立巷已完全被新建的摩天大楼所取代,城市化进程终究是容不下这些「市容毒瘤」,就像注定要退出时代的棒棒大军,他们为城市建设注入了力量,因为劳动力和生产工具的升级,如今他们已变得日渐式微了。
没有精致的画面,加上平凡的主题,这些尘埃里的故事真的很难让人发现它,但如果你无意中点开它,一定会被它的真实和厚重所吸引,被它的朴实和坚韧所打动。
六个小时时长,我就是这样一口气看完。
即使没有明星大腕儿,没有大制作投入,它足以称得上是一部良心纪录片,它值得比某个明星吸了口烟、比某个蹩脚演员出轨的事有更高的关注度。
- END -
作者/村口胡大爷
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 「胡老虱」,随缘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