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苏轼曾有言:“已将世界等微尘,空里浮花梦里身。”
当人来到这世界的那一刻,我们早已跟这凡尘俗世融为了一体,微小如尘埃,水中月而镜中花,终将是你我不可避免的命运。
年少轻狂的时候,没有人会思考渺小的人生。可在人经历半生后,才会彻底明白,生命如夏花般绚烂,而又如秋叶般悲凉。
人活一世,草长一秋。草木依旧在生长,而人已然逐渐老去,慢慢地,我们就会思考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
对此,我们不妨问问自己,人活一世,这短暂的生命,有什么意义呢?
有些人会认为,赚到大钱,才是做人该有的价值。
有些人会认为,有着成功的事业,才是做人该有的价值。
有些人会认为,坐上更高的位置,才是做人该有的价值。
......
还是莎翁说得好,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在不同的人的眼中,有着不同的人生价值追求。只不过,人再有本事,也逃不过这“四个字”。
02
一位老人感慨,人生的尽头,逃不过“不了了之”。
老领导张大伯已经79岁了,年少便走南闯北的他,总是认为人生要闯出一番事业,唯有如此才不辜负这短暂的一生。
在几十年前,张大伯便远渡南洋打拼,反正见识过不同的人文风俗,也享受过不同的生活,反正酸甜苦辣咸,他都尝试过。
他在南洋奋斗了近十五年的时间,拥有了不少的财富,也结交了不少的人脉,反正过着比较富庶的生活。这个时候,他就想回到老家开厂房。
由于眼光比较犀利,他在广州办了一家贸易公司,招了不少的员工。在别人看来,他就是特别成功的大老板。可他也知道,自己的追求,远不止于此。
后来,他到处投资,到处做生意,前期还不错,赚了不少钱。可是,在中后期,由于受到市场的影响,他大起大落,甚至到了破产的边缘。
人,终究会在一连串的打击下濒临崩溃。哪怕是历经沧桑的张大伯也不例外。
在56岁那年,经历半生的他觉得,所谓的功名利禄,成败荣辱,终将是过眼云烟。
为了修心养性,他基本上以抄经书的方式来调整自己的心态。在这修心养性的十年里面,他慢慢地也看透了。
03
人到晚年,每当他跟老朋友谈到以往的经历时,他都会说,以往的一切,就跟一场梦境一般,醒来了,梦就不见了,刹那间百年将至。
无论是穷也好,富也好,不管是得也好,失也好,凡所看到的一切,都是俗世的欲念,再纠结,再执着,也终将是一场空。
对于普通人来说,难以得偿所愿,难以活得顺心如意,难以让人生完美,最后“不了了之”,那才是真相。
何谓“不了了之”呢?
宋·高濂《遵生八笺》:“或问吾人处世,思前虑后,有许多勾当,未免为虑。奈何?心斋先生曰:‘何不以不了了之。’”
其大概的意思是——有些人问如何为人处世,思前想后,做了许多的勾当,也不见得有什么可取的地方,为什么呢?心斋先生认为,人生一世,有很多事儿都无法圆满称心,终将撒手而去,实乃人世之道。
人生,为什么是一个“不了了之”的过程呢?
比如说上文的张大伯,在年轻的时候便想成就非凡。可在他遭受失败,无法翻身的那一刻,他才彻底明白,很多事儿,终究难以完成。既然难以完成,就不妨放下最好。
更有甚者,还会在遗憾中离去,令人唏嘘万分。
04
普通人的人生,终将是一场“做不完”的梦。
有诗云:“曲终人散皆是梦,繁华落尽一场空。”
一首曲子,哪怕它再优美,也终究有终结的那一天。而人生这段旅程,哪怕再五味杂陈,也都如梦境一样,虚幻不已。
繁华美好,落魄无奈,都是人生的经历。在生命凋零的那一刻,凡事都是一场空。
可以说,人生,就是一场做不完的梦。
之所以做不完,就是因为人的欲望是无穷的,内心的奢求是无限的,这就导致了很多人都会有无穷无尽的遗憾。
有些人觉得,自己这一生要成为富翁;有些人觉得,自己这一生要有钱有势;有些人觉得,自己这一生要住大豪宅......
所有的欲念,都会让人痛苦。但我们不知道的是,无论我们得到什么,拥有什么,或者失去什么,结果都只能是“不了了之”而已。
不了了之的人生,就是没有下文的人生。
有道是“天地无极限,人生有穷时。”
天地本就没有时间的概念,它终究可以永存。而人生,哪怕我们活到了两百岁,也终究有走到尽头的那一天。无论谁走到尽头,结果都不过是,一场梦。仅此而已。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