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陈红华
提到石斑鱼,就得说说我是如何遇上它的。
90年代初,一陈姓先生大学毕业,分配到浙北三县交界的岭源乡教书。
学校在一小山坡上,是九年一贯制的中心校。岭下有一条小河,村里人管它叫“后溪”。
溪水自茆源、洪坪交汇至黄山村,一路顺山涧沟壑而下,至岭源村地段,河面宽阔,溪水潺潺,游鱼碎石,历历可见。
陈先生20出头,从未到过如此偏远山村,但这里的自然朴素吸引着他。孩子们天真善良,就像“后溪”清亮纯净的溪水,令他欢喜。
课余时间,除了跟孩子们一起打球,就是下河洗澡、摸鱼了。而第一次抓石斑鱼的有趣经历,让他至今难忘。
从潘家电站窄小的山路、树草间穿过,便是外麻溪。
连成一片的大石块,经溪水冲刷,显得格外清爽。而溪水,一尘不染,澄澈如镜。掬一口,清凉可口。赤脚淌水,沁凉舒服。
孩子们分块安营,在河边搭起锅架子。捡柴的,洗菜的,舀水的,各自忙起来。
“老师,我们来抓石斑鱼!”几个男孩喊他。
“好多的石斑鱼,”小鬼头说,“我们用石头在下面拦个坝上,等下赶鱼过来。”
真能抓着石斑鱼吗?陈先生将信将疑。
几个小孩卷上裤脚,下水摸石垒坝。很快地,一个“V”字形小坝围成了。
接着随处捡根木棍子赶鱼。一群孩子脚下淌着溪水,手上拿着木棍子,不停地插着石间缝道,击打水面,嘴里起劲地喊着什么。
“有了有了,”没多久,那边喊起来,“老师老师,来看,游过来几条。”
果然,有好几条进了石坝里。它们游曳着曼妙身姿,不停地左右摆动。看上去,既活泼又漂亮,全然不知已入了瓮了。
捉几条放手里看,它们个头偏小,体形饱满,肉肉的,并且全身深青,腹部较浅,甚是惹人喜爱。
“烤着吃,又香又鲜。”
“红烧吧,我妈烧得可好吃了。”
“想怎么吃都行,反正有好多。”
孩子们熟练地从尾部下剪,一刀到头,将肚里货捞出,又整条地放溪水里冲,鱼赤裸裸的净了身。
先熬下菜油,倒些生姜入锅,再将石斑鱼一条一条放入煎,一条一条地翻身过来,煎至焦黄色,再放些老酒、大蒜子、辣椒,扣好咸淡,盖锅焖至入味,一盘生鲜红烧石斑鱼出炉了。
有几个调皮的孩子,还另外搭个树枝架,烤着吃。
红烧的,烤了的,吃了个遍,吃了个饱。吃味道了,记住了。
“石斑鱼,真鲜!”陈先生由衷地赞叹道,为孩子们竖起大拇指。
石斑鱼,原来是本地人的叫法。与大海里的大石斑鱼不同,这种鱼学名叫光唇鱼,属冷水鱼类,一般生活在南方山区的溪水沟涧石缝或深潭底部。
后来,陈先生从村民那里了解到:石斑鱼成长缓慢,个头小,而且对水质的要求极高,明澈通透、无污染的水质才能存活,依靠人工无法饲养。由于遭到环境污染或电鱼、药鱼的破坏后,这种鱼的数量逐年减少。
岭源外麻溪与合村瑶溪的溪水,又汇流至生仙里,合村乡地界。这里有原生态的自然风光,水源水质特别纯净,加上乡里保护性措施,石斑鱼自然就多了起来。
这种在小溪里生长的野生石斑鱼,是纯天然食物,肉多,刺少并且肉质细嫩,味道特别鲜美,也渐渐成了山村里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了。
“生仙里的石斑鱼,真当鲜的。”有一对夫妻,周末从杭州赶回老家临歧,都要在生仙里歇会儿,点红烧石斑鱼吃,每次点两盘。
有石斑鱼吃的日子,味道自然鲜美。
顺便说一句,陈先生就是我,我为桐庐美食~~合村生仙里的红烧石斑鱼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