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饭后看到这篇文章,姐姐弟弟组合我家也有,便有了说两句的冲动。
有了弟弟后,我把的大部分“劳动力”分配给了他,他年幼,要陪玩要照顾;把大部分的“心力”给了姐姐,她小学,学习习惯要养好。区别是“劳动力”是显型的,而“心力”是隐型的。
姐姐目前还没有办法理解妈妈所谓的“苦心”。在她眼里,妈妈陪弟弟比较多,陪他睡、陪他玩……因此,对弟弟总是忿忿不平。
一次他俩又起冲突,爸爸把弟弟抱走安抚。我留在姐姐房间,问她原因,她撅着嘴皱着眉愤怒之中又带点懊恼的说:“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是讨厌弟弟,不喜欢他!”说着眼圈也红了起来。
我靠她身边坐下:“妈妈不要求你一定要爱弟弟,你喜不喜欢他,取决于他对你做了什么,并非他生来是你弟弟就必须爱他”。
她不吭声,侬着一张脸看我。
我继续说:“我们一家四口生活在一起,天天见面,妈妈希望家里的氛围是轻松愉快的,每天家人能开心一些,不要总有人在生气,总是处在矛盾之中,这样生活中才能感受到幸福。爱你、爱弟弟是爸爸和妈妈的责任。你爱不爱弟弟你自己决定。你可以不爱他,但也不用把他想的太坏,像对待普通朋友那样,相互尊重就可以”。听了我的话,她支棱着的身体松了一下,没有应答。
当两种力量已经在对抗的时候,加法处理只会加剧破坏。适当做减法或许能让双方平静下来。就像当“不爱弟弟”不再是一种道德束缚和心理负担,内心少些拉扯,也许面对弟弟能够更从容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