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老师,小A到你们班去了,那我就松一口气了。这位学生心里特别阴暗,喜欢撒谎,总是忍不住偷东西,没有几个人不知道他是小偷。父母亲离婚了没人管,曾经还扬言说要拿刀杀死我,你可要小心他,”同事如是说。
由于学校新增一个班级,我和小A在一个新组建班级相遇了。在同事“善意”的提醒下,我对小A已经没有什么好感了。带着先入为主的观念去看小A。果不其然,他上课喜欢讲话,几乎不认真听课,经常骂人。刚开学就做了一件震惊全校的事情——合伙偷了一辆居民的自行车。一次晚自习讲小话,被我叫到后面罚站。不一会儿,有学生报告小A在小声地骂我。事情败露了之后,他的脸上也没有太多的悔意,道歉方式让人感觉极不真实,90度鞠躬并且不住地说对不起。
天气慢慢变冷,还下着雨,小A已经整晚没有回家了,爷爷奶奶焦急地四处寻找。经过朋友的帮忙,人找到了,穿着几件单薄的衣服,比平时更加消瘦了,但是死活不肯回家。小A拼命地挣开爷爷的双手,不停地哭喊着:我死也不回家,为什么要打我耳光?我耳朵也听不见了!为什么要把冷水泼在我身上?我永远也不想和你们住!他对着爷爷咆哮,仿佛面对着仇人一般。话后,小A眼泪也随之流了出来。大家几番劝说之下,他也渐渐放下了狂暴的情绪,噘着嘴,半挪半走被老人带回家去了。经历过如此场面,隐约感觉小A确实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的家庭环境是多么糟糕,很多人都觉得他是小偷,父亲不管母亲出走。这么大点的孩子,别人的眼光就决定了他对自己的看法。
当时班级正进行班级文化建设,体育课和大课间我带着孩子们一起玩游戏、跑步、打篮球、跳绳;创造班级精神文化;开展班级社团活动;语文课上采取小组合作,鼓励学生思考、表达、交流;开展阅读交流活动。目的是一起带着孩子去重新发现自己,过一种更快乐、更幸福、更充实的学校生活。慢慢地,我发现小A很有活力,身体很灵活,脑子也转得很快,语文课上还经常举手回答问题。一次语文小组交流中,他独自坐在位置上一言不发地。我走过去,弯下身子,摸着他的头,贴着耳朵询问原因。小A说因为小组交流产生了分歧,他被赶出小组讨论了。如果他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如果他不在乎这次小组交流,他怎么会有如此的忧愁呢?我带着他回到原来小组,问清原因,只说了一句:产生分歧很正常,如果一产生分歧就各走各的,只能说你们小组太脆弱了。不一会儿,他们又热烈地讨论起来了。
小A变化让我着实感到惊讶,元旦活动上他不仅参加了跳舞,还唱了歌,甚至高兴地在地上爬行。临近期末听写,同学们陆续把本子交上讲台,小A主动耐心地把本子整理好;收集班级废纸时,他主动指挥生活委员怎么做;他主动担任歌唱社的社长,义务教大家唱歌。面对他如此惊艳的变化,我坚定地说:老师为你现在的进步感到骄傲,小A的眼睛睁得大大的,很认真地看着我。短短四个月,我和小A不断地一起去确认他是有用的,有特长的,他完全可以用另一种姿态生活。慢慢地,他发现自己在管理能力、运动能力、歌唱能力、写作能力是有优势的。他再也没有去偷东西,每天都笑嘻嘻的,在班级所有的活动中显得很积极。他自己在随笔本上写道:在阳光班很快乐,很幸福,我很喜欢这里。
我惊奇地发现,当孩子慢慢意识到自己完全可以破碎他人的看法,那些掩藏的优点被人所周知后,每位孩子都显得多么有活力、有自信。小B在以前班级名不见经传的男孩,一口气写下了7000的科幻小说,还傻傻地写道:别人笑我上厕所看书我也无所谓;来到阳光班之前,小C经常被欺凌的孩子,内心非常敏感,总觉得别人会陷害他。现在他面对不合理的要求敢自己反抗,内心逐渐阳光起来;一群女孩子主动号召班上同学写上自己的愿望,叠成千纸鹤挂在班上;元旦活动,班上平时很懒散的男孩子,居然顶着寒冷的天气,坚持一个星期每天6点30赶到教室练舞;一些胆小、被动的女孩子因为经常被人语言攻击,她们能够主动站在讲台去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说完之后立刻泪目,这需要多大的勇气;班干部团队组织了一次次大型的活动——班级文化建设、家长会、元旦活动,完成得非常完美......
李镇西曾说过:让人们因你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幸福的班级应该是有快乐的笑声、成长的哭泣、同伴的温暖、老师的鼓励引导理解与关心,给孩子的是最真实的体验与感受,看得见的变化。在教育过程中,我也努力地调整自己和学生关系,把自己和学生尽量放在理解、尊重的位置上,带领孩子去发现自己内心深处的力量。当老师引导学生去重新发现自己,他对自己的认知将会发生新的变化。一旦他慢慢意识到自己完全可以更有意义地生活、更有价值地生活,改变就此开始,孩子将重新拾起对生活的信心,去拥抱更美好的、幸福的生活。教育的力量就是能把不可能变成可能,让每位孩子的闪光点慢慢成为一道火炬去照亮整个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