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 童 年
闭目定神忆童年,岁月流转急翻篇。
试问童年忆如何?唯有思绪万万千。
——题 记
留 级 风 波
一
在我的记忆里,童年是一个多彩的梦,时而清晰,时而模糊。从我上小学开始,童年才算是渐渐地走进了我的记忆……
我是一个农村的孩子,家境虽不算富裕,但在村里也不是最差的。我的母亲有着和天下母亲一样的品质——和蔼、慈祥、善良。由于母亲家境并不太好,兄弟姐妹也多,早早就不上学,帮着家里干活了。
母亲到现在斗大的字也不认识几个。也许你也会说,那你母亲可以说是目不识丁了。此言差矣,因为母亲本姓是丁,加上“丁”字笔画少、好记,母亲从小就学会了写“丁”字。我觉得用“目只识丁”这个词形容母亲的文化再恰当不过了。
母亲自己没有多少文化,所以她知道没有文化的苦,就把希望寄托在了我的身上。为了让我上学,她早早地给我准备了新书包。可能是新书包的缘故,我对上学充满了无限的期待……
80年代末,我们在上小学一年级前,要先上一年育红班的。说是育红班,也就相当于现在的幼儿园,只是没有大、中、小班罢了。我的育红班是在村委会大队闲置的一间破旧房子里度过的。房子到底破旧到什么程度,就像笑话里说的,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屋里雨实在太大了,还得到外面去避雨。冬天是最遭罪的时候,窗户上仅留着几块支离破碎的玻璃,没有玻璃的地方,老师就用塑料布或纸箱子遮挡一下。乍一看窗户挡住了,但毕竟不严实,小风会透过狭小的缝隙穿过来,风力却显得更足实了。
在当时,我们最常用的取暖方法就是拍手和跺脚了。或是上课前,或是上课中,老师随时就会发令,同学们一起使劲拍拍手。教室里顿时就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一会儿,老师又会下令,来一起跺跺脚,顿时教室里跺脚声四起,随之而来的就是尘土飞扬。而我们却沉浸在欢笑与灰尘中,寒冷也从我们身上逃得无影无踪。
其实,上育红班我并没有学到多少知识。语文课上就学会了“上、中、下、前、后、左、右、人、口、手”寥寥无几的几个字,算术课上就是个位数的加减法。其他的也就没什么印象了。
除了在学校学习知识外,母亲还时刻关注着我的学习。有一次,母亲给我出了一道算术题。题目是:8加5等于几。
听到题后,我赶紧伸出手指,一个一个地掰着数了起来。先是从1数到了8,再从8往上数了5个数,终于算出了结果。我兴高采烈地说,8加5等于13,对不对呀。
母亲笑了,说:“对是对了,这也太慢了。”母亲问我,“你为什么不直接从8开始往上加5个数,这样多快呀。”
“哎,还真是的,我怎么没想到呢?”我嘀咕着。
也正是母亲这次小小的点拨,让我开窍了不少;也正是这次小小的点拨,改变了我人生的求学轨迹。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就在这件事不久,发生的一件事恰恰验证了这一点。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