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荔枝好贵啊!一则“广东300吨冻眠10个月,荔枝解冻上市,一年四季都能吃上了”的新闻资讯也随着登上热搜榜。
原来是一研究团队,为解决荔枝保鲜难题,顺利攻克荔枝液氮冷鲜技术,推出了冻眠荔枝,能让荔枝更好地保持果肉的原汁原味。
看到这,我不由地想起了《长安的荔枝》的李善德,若他知晓这项保鲜技术,定会直呼妙哉妙哉!
李善德,何许人也?《长安的荔枝》的主人公,大唐盛世下,长安城内一个普通的官职小吏,却接到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要在杨贵妃诞日之前,把新鲜荔枝从五千余里的岭南运到长安。
要知道,荔枝的保鲜期只有三天,在现代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情况下,人们都在想方设法解决荔枝保鲜的难题,更何况是当时那个交通极其不便利的古代。
为了家人,为了生存,李善德别无选择,唯有拼死一搏。绞尽脑汁,穷尽毕生所学,各路试验,各路遭阻,各路攻克......古装版打工人卑微辛酸求生史,恰如现实中活成社畜的我们,引起人深刻的共鸣,同时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深思的地方。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寻《长安的荔枝》的职场生存之道吧!
1.要牢记,天下不会掉下馅饼
职场上,不管是签收什么文件,一定要核对清楚后才能签收。否则像李善德这般,浑然不知文牒上的荔枝鲜已被同事做手脚改为了荔枝煎,还误以为好事降临自己身上,连忙接受了文牒。等认清现实,才发现是个烫手山芋。
2.凡事,总得先试一试
虽然深知运送荔枝到长安,是件不可能的事。但左右是死,为何不去岭南走过一趟再定夺呢?
李善德:“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他希望最终即使失败,也不是因为自己怠惰之故。
果然就是这一念之差,让他成功地把新鲜荔枝从岭南运到了长安。
3.打工而已,不要太老实
荔枝史这个任务会落到李善德身上,与他本身性格老实不无关系。正因为他老实好欺负,他的同事才能这么顺利地把荔枝史的任务转到他的身上。
友人一语道破,让李善德明白老实性格带来的弊端。
所以,在面对岭南官员不配合荔枝运送的事时,李善德一改往日老实好说话的样子,爆发出吓人的气势:横竖都是死,配合些,大家相安无事;不配合,死也要拉着你垫底。
结果很明显,如李善德所愿。果然人都是欺善怕恶的。
4.警惕职场小人,不要太容易轻信他人
运送新鲜荔枝一事得不到各部门的协助,就在李善德求助无门时,遇到了杨国忠身边的手下鱼朝恩——此人狡诈阴险,最擅贪功。
鱼朝恩三言两语打包票允诺能帮李善德办成事,因此,李善德一股脑地跟对方详尽解说了运送荔枝的妙法,最后还把写有荔枝转运法的纸卷给到了对方。殊不知这一做法,差点被对方独揽邀功。
5.和光同尘,雨露均沾。一个人吃独食,是吃不长久的
李善德的友人道:“做官之道,其实就三句话:和光同尘,雨露均沾,花花轿子众人抬。一个人吃独食,是吃不长久的。”
为什么岭南官员何履光要追杀李善德?
试想,若李善德成功把新鲜荔枝送到京城,这一举动必定会危及到他的利益。李善德一个小官员能把这事办了,他何履光怎么会办不成?还有其他相关的部门也亦如此,在圣人眼里就是他们办事不得力。
因此,友人建议李善德,在呈上转运法之时,附上一份谢表,说明此事有岭南官员何履光使着力推动,以及其他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如此一来,既解决了各方官吏的担忧,又缓解了彼此间的关系,多方受益,鱼朝恩也不敢独自抢功了。
6.论说话的艺术
1)李善德受友人为官之道的教诲,在与杨国忠交谈时:“下官德薄力微,何敢厚颜承此重任。愿献与卫国公,乐见族亲和睦,足慰圣心。”
在听到“族亲和睦”四字,杨国忠颇为意外。因为他与杨贵妃的亲情,紧紧联系着圣眷。新鲜荔枝如果真可以博贵妃一笑,最好是经他之手送去。李善德这一句话,可谓是正搔到痒处。
2)在李善德见过杨国忠后,鱼朝恩也找到了李善德,说自己揣摩了一天一夜,可惜才疏学浅,实在读不透,只好归还原主。
完美地避开了自己贪功的做法,李善德也没点破。毕竟都还身处职场,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7.弱肉强食,亘古不变
杨国忠道:“流程那种东西,是弱者才要遵循的规矩。”
李善德突然觉得很荒谬,他依足了规则,却处处碰壁;而有了杨国忠赐送的银牌,却畅行无阻。就连寺内的住持亲见杨国忠赐了李善德银牌,都对其要略加示好,免去房债。
让李善德体会到,权势的力量竟是这等巨大。
真的是人人都嫉恨强者,但人人又都想做强者。
8.成功的背后必然要失去一些东西
“我原本以为,把荔枝平安送到京城,从此仕途无量,应该会很开心。可我跑完这一路下来,却发现越接近成功,我的朋友就越少,内心就越愧疚。我本想和从前一样,苟且隐忍一下,也许很快就习惯了。可是我六月一日那天,靠在上好坊的残碑旁,看着那荔枝送进春明门时,发现自己竟一点都不高兴,只有满心的厌恶。那一刻,我忽然明悟了,有些冲动是苟且不了的,有些心思是藏不住的。“
小说的最后,李善德成功运送了荔枝,却发现内心已是满目疮痍。无法兑现与胡商的承诺,成为朋友眼中背信弃义的小人;因自己的好心之举,却间接导致阿僮的荔枝果园损失惨重,而自己却无能为力......
没想到,有一天自己居然也变成了曾经所厌恶的人。
在追求名利的过程中,我们会在不经意中失去一些东西,有些人会因此而放弃,有些人会选择继续。无所谓对与错,只有适合与不适合。
写到最后
在李善德的身上,折射出多少职场人的影子。身处职场的我们,或焦虑,或徘徊,或彷徨。而打败它们最好武器,是行动!
愿看完这本书的你我,都能如李善德这般,突破职场瓶颈,走出困境,找准自己的职场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