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总的来说就是一个高级的感情动物,人心都是肉长的,哪里有什么铁石心肠的人啊?估计再狠心的人,遇到动情之事也会情不自禁会被感染的。
牵挂不只是大人牵挂孩子,长大成年的孩子也会时时牵挂着老人的。
在一起有时候尽管会有纷争,也会吵的面红耳赤,只要各在一方,有了距离感,心就会时时牵挂着对方。
写牵挂文章算上这篇应该是第三篇了,每一个话题出现都是会有情景触动感的,但每一次又不是因为同一个事,也许就是一句话,一个电话,一个情景再现,心里就会莫名其妙的会被感动。因他人被感动,也因自己被感动。
因自己被感动的在他人看来也许就是矫情,不管他人怎么理解,当时自己的心就是在牵挂着对方。
第一次写牵挂是在QQ空间里,那一次,是一个孩子去遥远的西南方,第一次坐火车去寻找他亲生母亲。
他是我的邻居,也是同姓本家人,他叫闫卫。
他母亲是离开我们村的时候,闫卫有十二三岁。他母亲是被人带来到的,闫卫父亲出了几个钱就这么过了,后来就有了闫卫。那时候,闫卫家生活很差,有一个常年卧床不起的奶奶,闫卫八九岁就会伺候奶奶,给奶奶这里捶捶那里捏捏,端屎端尿几乎都是闫卫管。
他父亲在建筑上是个技术工,由于有病重的奶奶,他父亲只能在近处干点零活,住的房子都是63年地震以后的防震房子。
几年以后,奶奶去世了,闫卫父亲有计划出去大干几年呢,孩子马上就大了,也该把房子返修一下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
就在闫卫父亲要出去大干一场呢,在那年正月初九这天,因有一本家女儿结婚请客,闫卫母亲就在那天中午被人给带走了。
如果那天把闫卫母亲带到请客家里去,也不至于发生那样的事情。
哪有那么多如果,如果有如果,啥事也能重来了,人一辈子也没有就遗憾了。
闫卫母亲属于自己也走不出去,自己也回不来的那种人,可能就是不认字的原因吧。
闫卫母亲是被人带来的,又被别人带走了,一走就是杳无音讯。
因为这个,父亲一气之下,借钱翻盖房子。
就在那一年,闫卫父亲把老房子拆掉,重新盖起了新房,还盖起了四合院,装修好以后。让闫伟坐火车去找母亲去了。
也因为闫卫母亲的木讷,这孩子从小和母亲也很少谈心,反而经常来我家玩,有活也给做,给吃的也不客气。
那一年,闫卫18周岁了,他坐火车去甘孜找他母亲去了,那时候没有微信,聊天软件是QQ。一路上闫卫都在给我聊天,我也是很担心他,一路提醒,一路牵挂。当时就写了一篇日志命明《一路牵挂》
第二篇就是小主1000天800字打卡群作业了,写的只是阐明了牵挂和被牵挂都是幸福。
这次写牵挂是因为母亲早起的一个电话,听到母亲打电话的原因,心深深感动着。母亲给二姐打电话没人接电话,就打给了我。
再三问母亲找二姐有事吗,母亲才说,晚上做了梦,听着像二姐的声音在院子里喊了两声“娘!娘!”母亲说,她一惊给醒了。
早晨起来就给二姐打电话二姐又不接,母亲担心二姐就打给了我。
我说,没事,应该是忙呢,没拿手机吧。
我连忙给二姐打了个电话,也是打了几次才接通。
二姐说忙着呢,干啥?给姐说,你赶快给咱娘打个电话吧,给二姐说明原因时,鼻子一酸,声音竟然有点哽咽了。
二姐也说,好好好,这么大岁数了还牵挂着孩子,这就是母亲。
母亲的心是最敏感的,我身为母亲,也身为儿女,一边牵挂着孩子,一边牵挂着母亲。
我的母亲已经89岁了,她早已没有了自己的父母,母亲唯一牵挂的就是她的孩子了。
所以,有句话叫:“ 有一种深爱叫,彼此牵挂”
愿我们永远彼此牵挂着。
11月20号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