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母版不断更新):
/30
一、日期:2017-10-20
二、图片:
(手抄版)
三、感受:
抄模后的感受,也就是项目日志中的感受和反思
一、日期:
实例:2017-10-20 第1天
二、图片:
三、感受:
抄模后的感受,也就是项目日志中的感受和反思1、模型好厉害,有回路,有反馈。—是不是看看《系统之美》2、 我原来就是直接行动, 汗 3、下次抄的时候,和实际的项目相结合。
一、日期:
2017.10.21 周六 第2天
二、图片:
三、感受:
1、使用了老大做卡片的原则,四个角分别放 卡片名称、时间、卡片编号、卡片类型。2、本以为今天能都背下来,结果只记得 三个导向、目的、目标、行动、价值,没有形成回路。3、模型 外循环+内循环,增加了系统的安全性和生态性。4、今天按照回路来学习饿 蓝色循环:以价值为导向 红色循环:库+模型
一、日期:
2017.10.22 周日 第3天
二、图片:
三、感受:
1、再次加深对这句话的认识。“第一反应是平庸的想法”—易仁永澄
2、从今天开始,除了默写以外,用实例和模型相结合。
3、今天思考的是 价值观-》价值带向的践行-》行动-》产生价值-》总结出主张-》进一步加深或支撑自己的价值观。
那么,如果产生的价值和主张和自己本身的价值观 产生矛盾呢?是那出现了问题?@易仁永澄
4、实例,孩子学习钢琴。
要确定学习的原则,总是听某些家长说,害怕学钢琴,会让亲子关系紧张,家长不坚持就会不了了之......
原则>方法>实例
从开头开始思考,价值观,希望女儿是个有美感的女人,就要对她进行美育教育,包括视觉审美、听觉审美、体态美、行为美。
视觉审美,包括:色彩、搭配等,可以学习美术,看名画,学插花等。
听觉审美,包括:可以学习乐器,听名曲,对声音的掌控等。
体态美,包括:可以学习舞蹈,注重身材等。
行为美,包括:可以学习礼仪等。
那我让孩子在5岁的时候,学习钢琴,是符合我的价值观的,那么,我的学习原则是什么,我的标准是什么,学习后产生的结果要达成什么样子我就会满意。
高标准:每天练1小时-成果:10级
中标准:完成老师的作业,预习,复习,做作业-.成果: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规定的曲子。
低标准:凭兴趣,学会音乐的初级知识。-成果:音乐基础知识。
我的结果,产生一篇文章,孩子如何学习钢琴
我最后的结论,在儿童音乐启蒙阶段。完成最低标准,尽量能达到中标准。
一、日期:
2017-10-24 第4天
二、图片:
三、感受:
CEO课程已经完成第05次课,内容丰富,极其烧脑。
为了能贯通每个章节的知识点,我结合个人成长模型,把课程的内容画在了模型中。
1、积累产生的价值,是全部产生的价值,包括各种可交换价值。
2、项目化任务推进四步法
1)灵感来源
各种需求导向(兴趣导向、问题困惑导向、他人要求导向、道德导向、价值观导向)
2)酝酿立项(6步法)-完成
3)组织实施
4)反思归档-完成
反思是一种动作,通过反思,将行动积累的内容,分类、萃取、形成库、改进等,然后归档。
3、由行动积累的内容
1)可以再应用于下一次的项目的资源和保证
2)可以直接产生价值,产生有影响力的主张
4、反思如果也是个项目,按照项目的方式推进的话。
运用白箱视角去思考
运用CIP的方式去思考
一、日期:
2017-10-25 第5天
二、图片:
三、感受:
老大今天的日更讲的就是CIP,里面就有话术,太开心,整理并使用。
实践:每日一反思
6/30
一、日期:2017-10-26
二、图片:
三、感受:
和老大通话后,思考生态的生长点。
抄模并使用CIP结构化思考问题,初步有了想法,今天整理成文字。
7/30
一、日期:2017-11-6
二、图片:
三、感受:
结合06次课的预习作业抄模。
我对个人成长操作系,结合老大说的我理解三层次,原则、方法、实例。而个人成长的四个要素:解释系统、决策系统、假设体系和反思过程在原则层部分。动力原理分析通过,记录、反思、总结、回顾,以及全过程中的随时产生的觉察。从实例中收集素材,通过方法,显性化原则、总结原则。同时,再次通过原则,内化的原则,投射指导行为,产生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