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几天,有一位朋友反馈,他生活,工作中都不需要英语,所以觉得每天花时间背单词,学英语不划算。
这个问题倒提醒了我。英语已经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我每天看国外新闻,听BBC广播。觉得离不开英语。所以我没有想到,会有很多人没有这方面的需求。我细想了一下现在在中国,什么人,什么工作不需要用英语:销售,市场,演艺,保险,银行,工厂,机关,政府,农民。太多了,数不胜数。
我又想了一下什么人需要用英语:英语教师,外企,民航(空姐),外贸。看来还是绝少数。
如果只是因为工作,生活需要才学英语的话,国人实在没有必要花力气学习外语的。
02
这里我想讲一下会外语的好处。
我在伦敦金融中心工作时,所有的银行都在裁人,不是少量的裁员,而是一个部门一个部门的裁员。有时是整个一个事业部都被裁掉了。是什么原因呢?是这些业务都中断了吗?不是的。这些业务都被外包,转到印度去了。
银行这么做就是为了降低成本。印度人的英语普遍非常好,接近于母语,而他们的工资相对于西方世界来讲要低得太多。企业为了加大利润,就想尽一切办法节省费用。看好了印度市场,就一家一家企业将业务外包出去了。刚开始是电信服务业,接着是银行业,到最后,几乎是所有大企业都在印度有自己的客户服务部门。
印度也因此成为了世界科技,金融服务中心。不需要任何成本,建一些办公楼,雇一些人工就可以了。这几乎是无本万利的生意啊。而且也因为他们提供这些服务,世界所有的大银行都离不开他们,他们逐渐把握了一手的信息和这些银行的命脉。如果印度人罢工,世界的大银行都要停工。
我每天与印度的工作人员打交到,心里在想,这么低的成本,这么好的机会,这么重要的工作,为什么不能在中国发展呢? 很快我就找到了答案,因为我们的人不会讲英语。会讲的只是凤毛麟角,而且讲的磕磕绊绊,词不达意,你都听不懂。说的说不明白,听的根本就不想听。
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提供的。我们自身的准备不足,人才储备不够,只能看着这大好的机会付之东流,印度不费力的就拿去了。
这种金融服务会需要很多人吗?当然了,全世界讲英语国家的各种客户服务业务现在都在印度。
那英语要好到什么程度才可以提供这种服务呢?首先我们要想想客户服务是做什么的?你收到的货不合格,你付了电话费但线被掐了,你想取款但是银行卡被ATM给呑了,你这个月的银行账面上少了一千块钱。。。凡是打电话给客服的很少有好事,一般都是憋了一肚子气,想尽快解决问题,想找个人发通火。
想一想,如果上面这些事情,发生在你身上,你打电话过去,对方听不懂,说不明白,你会怎么样?你只会更加生气,这不是火山浇油吗?客户就会发誓再不买这家企业的产品,或是再也不使用这个企业的服务。这也是为什么所有的企业都重视客服的原因了。
没有接近母语的英语水平,你是做不了客服的。不论是高科技,还是生产企业,还是银行业的客服你都做不了。我们都知道,人一生气,语速就加快,连日常英语你都听不懂,做客服你就更听不懂了。所以人家就根本不会用你。
03
领先世界金融行业是我们当前的目标。但是金融行业,不是几栋大楼,楼在什么地方都可以建。如果没有金融人才,你不可能领先金融行业;没有大量的熟练掌握英语的人才,你也不可能领先。在国内领先是可以的,但你领先不了世界,因为你的软件(人才储备)不够。而且这个储备需要时间,提高英语不是立等可取的技能,需要假以时日,是慢功夫。
和印度,新加坡,香港比,大陆的英语缺腿又岂是几万人,几十万人,是数千万人。印度自2009年起,经济几乎是以每年二位数递增,主要是靠的就是金融和科技服务。
提供这种金融和科技服务的,不需要高尖人才。以金融为例,他们的一个金融服务中心大约有上千人,或是上万人。这里面只有大约10-20人是注册会计师,其它都是大学毕业生。因为提供这种服务不需要高深的财务,计算机知识。
而我们的大学生们呢?在热衷于考ACCA, CFA,CIMA,CPA等这些国际认可的职称,却恰恰忽略了他们从业最基础的技能- 英语。这些从小考到大的学生,只会考试。学习语言可不是一遍遍做题这么简单的,是一种综合的技能。
以我多年的经验,我知道,我们的会计,金融,经济学和计算机的应届生就可以做起来不费吹灰之力。但是我们做不了,接不了这个订单。就是因为我们的大学毕业生的英语太差。
我们的学生是为了考四,六级才学习英语的,考完了就完了。从事了工作以后就全忘在脑后了。我们的学习完全是为了考试。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认为做为金融中心,新加坡,香港在三、五十年内是不可能会被取代的。就是因为他们的英语要远远好于我们。做为金融服务中心,印度也不会在短期内被取代的。
奥运的金牌不是谁都可以摘的,这里面有努力和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