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对自我最好的投资,但相信很多人对怎么阅读存在疑虑。特别现在出现的各种快速阅读方法,让想要读更多书的人们有些不知所措。让我们来看看这本《如何阅读一本书》为我们分享的读书方法。
读书为了获取咨询和增进理解力,从中学到一些知识,增长心智。本书提倡的是一种主动的阅读活动。通过主动阅读,获得资讯,求得理解,吸取知识,不断成长。的确如此,如果你被动读书,估计阅读不了。当我们主动想要自己在书中求得越多,我们获得就会越多。当我们从阅读中获得新的认知,理解并践行,那我们也就提升了自己。
阅读需要的技巧,分为四个层次。逐渐递进。
一、基础阅读,分为阅读准备、认字阅读、功能性读写和比较成熟的阅读四个阶段。为孩子做好准备。
二、检视阅读,在有限时间内,充分了解一本书的艺术。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明确一本书的主题框架,快速了解书的主要内容,判断一本书值不值得仔细阅读。
书中告诉我们:不必每本书都以同样速度去读,无关紧要部分可以读快一点。用二八原则来助力:对于那些有难度,能提升自己的20%内容,用80%精力去读,这样才能提高阅读的理解力。
对于阅读中“逗留”和“倒退”习惯,可以利用双手来训练自己的眼睛,用大拇指,食指,中指合并一起顺着字一行,一行地移动下去,速度要比你眼睛感觉得快一点,强迫自己眼睛跟着手部动作移动地越来越快。因为手指会让你专注于正在阅读的东西上,同时也增进理解力。
我现在也保持阅读,不同的书感受也不同。对于有些书是可以用二八法则来读,对于身心感受强烈的书,我会主动专注地读下去,一行行看下去也不会逗留,就像海绵吸收水分,充电赋能的感觉很畅快。对于“逗留”问题也有过,看着一整页,逗留不动,头脑开小差,思绪乱跑,我也会把食指放在读的地方,这时就会回到书中看下去了。作者用三个手指合并指针方式也是一样道理,目的是一样的。
三、分析阅读,是用无限的时间,详尽地解读一本书,分为列大纲、解读作者意图和评价书籍三个阶段。
了解阅读的基本规则,需要提出四个问题:
1.从整体来说,这本书在谈些什么?
2.作者在细节上说了什么,是怎么说的?
3.考虑这本书说的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
4.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
分析阅读的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浏览大纲,知道读的是哪一类书,然后进入阅读。2.拟定书籍大纲,整理出书籍结构,3.认真阅读书籍,4,明确作者要解决的问题,以及作者的论证和结论,客户做出评价。
第二个阶段:5.解读关键词,与作者达成共识。6.用关键句判断主题。7.处理一堆桔子的组合,找出作者论述,重新架构这些论述的前因后果,从而明白作者的主张。8.明确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没有解决。
第三个阶段:1.评论书不要轻易批评。2.理性表达自己意见。3.以充分理论依据判断。
阅读实用性的书籍时,牢记:任何实用性的书都不能解决该书所关心的实际问题,只能靠行动来解决。想起以前我读的书基本是文学类散文类书,现在接触的基本是致用类书居多,这些书帮助我们解决生活工作中问题,读一本好书,吸取有用的方法去践行,让我们更轻松美好地生活。
四、主题阅读。最高层次阅读,由被动转变为主动。针对同一主题,在一定时间内阅读大量的书籍。分为如下五个步骤:
1.把所有你认定与主题相关的书,整体检视阅读一遍,找到书中与你的主题相关的章节。
2.带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
3.理清问题。
4.界定主要及次要的议题。
5.分析这些讨论。
做主题阅读时,有个重要的原则是不要预设立场,要客观地看待每个作者的观点。
我们找到适合自己主题的答案后,还要努力找到一种自己思考出的答案。通过主题阅读,开阔视野,拓展认知,解决我们在某个领域的问题。
读书,会有回报,它能增进我们阅读技巧,也能叫我们了解这个世界以及自己。我们会变得更有智慧,对生命中的真理会有更深刻体会和认识。阅读对我们生活工作有帮助,可以带来心智的活力与成长,提升自我。最后,不管哪种阅读技巧,我觉得适合自己的就好,想想我自己是在第二第三层次。一本好书,值得我们仔细阅读,反复阅读。希望我们可以通过阅读让自己变得更开阔,更快乐,更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