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梁艳分享892天。网络中级五期。2019.10.10
今天看了一篇文章:当今的孩子,活在“第三只笼子里”,作者不亏是接触了8000个家庭案例的教授,点点直击要害,一语中的。如现在的孩子没有现实感,只有虚拟感,因为在虚拟世界里可以找到乐趣、话题、价值感、和成就感。在真实的生活中感受到的是虚拟的,在网络等虚拟的世界里感受到的却是真实的。有如现代的孩子情感负担很重,小小肩膀担负着6个成人的梦想,6个人的恩情,而这情感是必须要通过好好学习,上好大学来回报的,否则心内将永远背负着这沉重的“情债”,这也就是为什么高三的孩子会非常的焦虑、厌学的重要原因之一。又如“当今的孩子,活在‘第三只笼子’里,意思是假设有这样一个笼子,让一个老鼠呆在笼子里。笼子一侧装一个门,如果老鼠踩了一下这个门,门打开以后有一个食物会进来。这个老鼠踩一下,食物就进来,踩一下,食物就进来。老鼠会怎么做呢?会一直踩。如果第二只笼子是这样的,老鼠踩一下,电击一下,踩一下,电击一下。以老鼠的智力,会怎么做呢?不踩了。如果“第三只笼子”是这样设计的:它踩一下是食物,再踩一下是电击;踩一下是电击,再踩一下是食物。老鼠就不知道应该踩,还是不踩。这个老鼠会在里面纠结死。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家长对他太好了,就像食物;但同时又给他压力,就像电击。孩子们如同老鼠在第三个笼子。”这个例子太形象了,一方面家长无微不至的物质上的满足,甚至除学习以外的关于孩子的一切事都“包办、全权代劳”,一方面给孩子学习上无穷尽的压力,唯学习至上,培养孩子只准赢不准输,只准成功,不准失败,至于如何才能赢,什么才是成功,统统不管不教,更别说什么责任感,什么意志力,什么自控力、什么逆商了,等到有一天,孩子渐渐大了,忽然发现孩子什么也不是。是家长限制了孩子发展,是家长过度控制孩子一切的结果,所以孩子就是“第三只笼子”里的老鼠。
不知道,亲们看来有什么思考和启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