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下,康桥上,一代才子徐志摩身着一袭长袍,玉树临风,郊寒岛瘦,将那字字珠玑的《再别康桥》轻吟浅唱。倘若他生活在21世纪,是不是和如今的少年一样,看到了美却无法用文字表达,只会将朋友圈刷爆?
科技的发展带给我们梦寐以求的舒适与快捷,快餐时代下得我们拥有了一切,却独独失去了那古典的美丽与盎然的诗情。曾经想做一个豪放不羁的文士,只求在宋代那华美的诗词锦缎上留下自己浅短而韵长的一笔,在落花中独立,看微雨中飞燕,吟唱着“庭院深深深几许”,饱含着“应是绿肥红瘦”的关怀与机敏,如《幽梦影》所言:“因雪想高士,因花想美人,因酒想侠客,因月想好友,因山水想得意诗文”,而现代人呢?早已习惯了因雪想堵车,因花想开店,因酒想关公,因月想星球大战,因山水想开发区批文,而那些幽远的诗情早已乘风飞逝,那动人心魄的美也早已在千里烟波的楚江里一蒿独去。时代如筛,滤走了诗与远方,留下一颗颗躁动不安的心。
可唯有心灵澄净才能发现世间的美,才能拥有高尚的情怀与坦率的心地。碧山计划的知识分子们告别喧嚷的城市,在穷乡僻壤中营造自己的精神家园,他们逃脱的是漫天微信铺就的泡沫般的宏与著,守护的是有情感的文字和动人的诗情。诗人歌者李健不受娱乐圈的热闹,特立独行地创作自己所热爱的音乐,将音符化作诗句唱出,那乐章不仅是一片好诗,更是他一颗在繁华世俗中并未逝去的敏感而多情的心。
时代的列车轰轰而过,科技的发展势不可挡,可我们仍要有诗和远方。《朗读者》成为综艺界的一股清流,文化类节目不好做,但董卿坚持着以一个人、一段文的形式唤醒观众麻木的神经,回归文字的乐土。余秀华躬耕陇亩,在自己诗歌的国度里辛勤耕耘;白茹云用诗歌安抚弟弟,用诗歌对抗病魔,一介农妇,却是一个满腹诗情的哲人与智者。她们是并不完美的普通人,却愿意坚守诗歌的浪漫,诗情并非遥远,你若爱美,你若拒绝浮躁,诗便无处不在。
诗兮美兮奈若何?“夕阳斜的康桥真美”的苍白文字何时休?失去了静谧,失去了诗情,终有一天我们将不会再表达。
我愿,如今的生活里,还有人可以如川端康成般具有一双发现“凌晨四点海棠花未眠”的眼睛;还有人可以如莎翁般具有一双听到“飞鸽与海鸥相遇”的耳朵;还有人可以如海子般有一颗感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心。
去找寻自己的诗和远方,去时代洪流中戒骄戒躁,等一朵莲开净心,等一轮明月洗尘,矢志不渝。
工学院刘晨博2017415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