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 |《书读完了》
大师教你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让你读过的书真正属于你自己。
祖纪妍。青年编剧、导演、影评人,国家艺术
世界上有这么多书,我们时间有限,该如何挑选?
值得读的书不计其数,如何高效地读书?
读了好多书之后,如何才能把它们转化成自己的知识财富?
书中金句
我读书的经验只有三个字:少,懒,忘。
我读过的书远没有听过的话多,因此我以为我的一点知识还是从听人说话来的多。听话也可以说是一种读书,也许这可以叫作“读人”。
物是书,符号也是书,人也是书,有字的和无字的也都是书,读书真不易啊!
没有史和概论是不能入门的,但光有史和概论而未见原书,那好像是见蓝图而不见房子或看照片甚至漫画去想象本人了。
精华笔记
《书读完了》这本书,就收录了金克木先生一些关于读书的小短文,在这本书里,作者用毕生的经验,总结出了能“把书读完”的方法,这些方法不但适合读中国古书,也适合推广到外文经典上,让我们这些知识焦虑症患者,有一些章法可以学习。
金克木告诉我们,想要把书读完,第一步就是要接受书在数量上,已经多到我们不可能全部读完了。所以,必须有所筛选,有所放弃,把大量的书籍分类,理出头绪。
其实,每一种文化都有几部最重要的文献经典,它们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之后的发展都是在这些基础之上的变化、批判和演绎,万变不离其宗,所以,这种书就是我们的必读书、精读书。
金克木认为,高效率读书有两个要点,一是不同层次的书要用不同的方法读;二是要把同一本书读出不同的层次。
把书读出层次有两点值得注意的事项
第一,读懂书上的字。想要读懂书上的字,最重要的是要了解与这本书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首先需要了解的是这本书的门槛在哪,也就是说这本书的作者在写书的时候,他心目中最理想的读者是谁?他们是什么身份、有什么社会地位和教育背景?这就像,我们不能强求大学教授给我们讲解初中几何一样,在翻开书之前,我们得了解读书的门槛,才能有目标地进行阅读。
第二,在书上没有字的地方读出字来。这就需要我们调动出自己感性的一面,进行想象;有时候则需要我们调动自己理性的一面,在现有的知识库中联想,读出文章的言外之意。中国的古诗,就是一种需要我们从无字之处读出字来的文体。
金克木对自己读书方法的概括:“少、懒、忘”
所谓“少”,指的是,我们一生之中看见过的书可能很多,但是真正读懂、读透、值得记住的书其实很少,要善于挑选,善于甄别。
所谓“懒”,指的是读书不是苦差事,应该在乐趣的引导下读书,疲倦了,硬读也读不进去,白白浪费时间,不如去睡觉,真正想读书的时候就专注用心,这样才效率最高。
所谓“忘”,指的是人的大脑不是电脑,不要强求把每个字都记住,要常读常新,那些记住的东西就是我们读书真正的收获。
记住“少,懒,忘”,就记住了金克木先生的读书秘诀。接下来,在“把书读完”之后,我们还要总结提高,用自己学到的东西构建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加深对世界的理解。
《书读完了》中,有一篇文章叫做《文化三型·中国四学》。金克木先生写这篇文章的初衷是因为现在很多文化学者都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去探讨中外文化比较的问题,很多高校的中文系也都开设了比较文学专业。金克木先生认为这种“比较”的心态,属于一种世界性的焦虑,要不就是从本国望世界,有优越感,要不就是从外国望本国,自惭形秽。很少有人在比较和概括文化大类的时候能做到客观和超然。
所以金克木先生研读了从柏拉图到卢梭的西方哲学,深入学习了梵文经典和中国古籍,把这些古今中外的书都“读完了”之后,尝试着站在世界文化发展历史脉络的高度,对世界文化的三大形态进行了一次客观简要的总结,这就是他自己的知识体系。
金克木先生认为,可以把世界文化概括为三大类型:
第一型是希伯来——阿拉伯型;
第二型是希腊——印度型;
第三型是中国——日本型。
金克木先生读书方法整体总结
要站在文化史的高度,了解整个文化发展的脉络,找到这个文化脉络中思想发展的源头,确定出自己的必读书目。在这本书里,金克木先生以中国文化为例,用六本必读书给我们搭建了一个中国文化的结构。
在阅读的过程中,要讲究效率,精读一本书的过程可以分为两步,第一步是读懂书上的文字,最重要的就是理解书的门槛、补齐背景知识,第二步是读通书上的言外之意,就要调用自己感性想象力和理性推理能力。
要学会总结提高,用自己学到的东西构建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加深对世界的理解。
六本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必读书
《周易》是“体”,《老子》是“用”,《尚书》记录的是思想,《春秋》记录的是行为,《毛诗》抒发的是感情,《论语》讲的是道理。到了这,中国文化“体、用、言、行、情、理”的文化结构就全部搭建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