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 团 复 活 记

   陕西临潼的暮春,天高云淡,艳阳高照。沉雄博大的骊山,这座沉默的历史的见证者,承载着千年的沧桑与辉煌。脚下那片黄土陇里,埋藏了两千余年的兵马俑军团,以其规模之宏大,艺术之精湛,非凡的考古价值,震惊了全世界。我们于 5 月 3 日下午参观了兵马俑博物馆后,导游赵圆圆女士对我们说:“想不想看活着的兵马俑军团?”孩子们一听十分惊奇:“兵马俑怎么能活起来呢?”
    在旅游车行进过程中,圆圆解说:“ 2015 年 2 月 15 日,习近平主席亲临临潼,视察了举世闻名的兵马俑博物馆。参观后生发了一番建议和号召:‘要让这些文物活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如同春风化雨,滋润了这片古老的土地,更在临潼人民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让兵马俑军团活起来!”“兵马俑,这沉睡千年的军团,是秦始皇统一六国的雄心壮志的见证,是中华民族智慧与力量的象征。如何让这些沉默的陶俑‘活起来’,重新焕发生命的光彩,讲述它们背后的故事,成为临潼人民心中的使命。”
    响应主席的号召,临潼人民开始了一场文化与艺术的探索之旅。他们将目光投向了舞台与影视的结合,试图通过现代科技与传统艺术的融合,让兵马俑的故事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芒。首先,临潼人民着手于舞台剧的创作。他们邀请了国内顶尖的编剧和导演,深入研究秦朝的历史文化,挖掘兵马俑背后的故事。在剧本创作中,他们不仅重现了秦始皇的雄才大略,也展现了普通士兵的忠诚与牺牲,让历史人物栩栩如生地站在观众面前。在舞台设计上,临潼人民利用高科技手段,如 3D 投影、全息影像等,将兵马俑的静态展示转变为动态演绎。当灯光聚焦,兵马俑仿佛从沉睡中苏醒,它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次呼吸,都让观众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生动。
    “临潼人民通过与影视制作团队合作, 将这些复活的秦俑编成一部大型实景演出,名字就叫《军团复活记》。导演是从好莱坞请来的,据说拍过《木乃伊》系列;编剧是本地作协的,写过《大秦帝国》的同人小说;音乐制作人则是给《英雄》配过乐的。各方人才汇聚一堂,誓要将这出戏打造成“东方的《狮子王》。这兵马俑的故事跨越了时空的界限,不仅被制成影视作品在国内各大电视台播出,还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文化的魅力。让全世界的观众都能感受到中国历史的博大精深。”
    原来是看表演,导游的介绍,让我们也对此增添了由衷的期待。到达临潼剧院,挤满了观众。6 点 50 分,演出准时开始,屏幕上出现了一个硕大的兵俑头部,像忽然得了灵性似的,泥巴簌簌落下,最后变成了一个活的大秦士兵的脸,威武的八字须、络腮胡,眼珠子转了转,嘴巴一张一合,嗡声嗡气地说:“准备好了吗?欢迎进入我的世界!”而后屏幕缓缓裂开,出现了一个的绿光充盈的神秘地下通道,观众们便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纷纷向通道涌去。

我们穿过通道到达下了一个剧场,还是用影视的形式,从原始赢姓部落讲起,到大秦诸侯国的建立,到周朝各诸侯国长期征战、到商殃变法,到秦统一六国……大屏幕上一会儿出现巨大的彩凤凰展翅飞翔的场面,一会儿是万马奔腾,一会儿又是滚滚的狼烟烽火、千军万马激烈混战的场面,形象演绎了先秦时代那段动荡不安的历史。
屏幕消失后,出现了一个舞台,变成了真人演出,正是秦王赢政,在面见群臣时的生动场面,内容大致是在一次秦与楚的交战后,秦国初败后,秦王赢政和李斯、王翦等秦国著名大臣总结经验教训,商谈如何报仇雪恨,如何灭楚,进而吞并其它诸侯国。
下一场戏开场比较轻松愉快,是一家普通的秦国百姓在办喜事,在吹吹打打的乐鼓声中,几个轿夫抬着大红的轿子从观众席中走上舞台,然后又走出穿着大红装的新郎黑夫,从轿中扶出袅袅婷婷的新娘。二人正要拜堂成亲的,却出现了两名官吏,宣读圣旨说要征兵,每户二丁抽一,该户有兄弟三人,必须三丁抽二,可自行商议好由谁出征,次日上报,不得有误。新郞黑夫排行第二,大哥衷跛脚,小弟惊年幼,他是非去不可的,只好和新娘子洒泪话别。第二天就与小弟一起报名参军。本场演绎了一段发生在早期秦国悲喜交加的《新婚别》。
我们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到达下个剧院,剧情进入下一幕,就是秦兵操练的场景,为首的将军振臂一呼,千军万马齐声应和,声震四野。他们迈着整齐的步伐,金戈步兵从侧边列队而出,军容整齐,口号响亮。练兵、布阵,气势恢弘,如万均雷霆。城楼上出现秦王阅兵的情形,讲了战前动员令,讲了为天下苍生而战的意义。灯光一亮,音乐响起,当众士兵高呼"为陛下效死"时,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在远处连绵起起伏的群山背景映衬中, 秦兵迈着整齐的步伐奔赴疆场。路途遥远,还出现没到战场,就有士兵累死途中的事。下一场是与楚国军队相遇,决战疆场,短兵相接,鏖战激烈,真实舞台和影屏相结合,产生了令人震憾的视觉冲击力。
剧中除了征战的大戏份场面,还包含爱情、亲情情节。时光飞逝,转眼到了冬天,新年将至,雪花纷飞。黑夫、惊收到家中的家书,说新婚的妻子已有身孕,伙同家中年迈的老母、身残的大哥衷、大嫂、一家人对他兄弟二人望眼欲穿。但残酷的战争还没结束,哪能轻易回乡。其中流露出侠骨柔情和演员们的倾情表演,让人潸然泪下。
下一场便是秦兵攻打楚国郢都的激烈战斗,场面十分惨烈,双方伤亡残重,最终秦兵获胜,攻下都城,灭楚。黑夫战死,惊立下赫赫战功,被封为将军,后来也为国捐躯。烽火台、城墙、云梯都是真实的道具,真人演出的战斗场面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最后一场 ,是两年后,齐国投降,秦统一六国,秦王成了始皇帝。老大衷继承了两兄弟的军功,拉着两个弟弟骨灰回乡安葬。因他泥塑手艺高超,被征为御用工匠,为秦始皇制作兵马俑,便怀着对兄弟深深的情义,为他们兄弟二人塑了像。还将塑像带回家让家人观看。慈母、儿媳对着亲人的像无限怀念,黑谷的遗腹子女儿婉儿已经会跑路了,天真地望着阿爹、阿叔的塑像问这问那。其中演员的道白、表情和动作,蕴含的浓浓亲情,让人再次热泪盈眶。
最后是秦皇会见制作陶俑的工匠,重审了制作兵俑的意义,说它们就是就大秦的魂,大秦的血。正是千万士兵们的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才成就了大秦的万里江山。最后,身穿与兵俑一样服饰的演员,用精彩的歌曲和舞蹈的形式,为观众献上了最后的视听晚宴。生动演出了一场《军团复活记》。演出结束,观众报以经久不息的掌声。
我平生第一见过这种演出方式,全息投影技术、舞台演出、移步换景地观赏,打破了以前单一的舞台演出形式,给人以别样的心理震撼。观后心中的余波久久难以平息。出场后小侄子满仓问:"这些兵马俑会不会真的活过来?"我笑着回答:"文物活起来,不一定非要动起来嘛。"
毕竟,让文物活起来的方式,不止一种。因为它们已经以各种形式,永久活在了后人的心中了。
2025年5月14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