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自我的个性和愿望,敢于冒险进入未知领域,才能够活得自由自在,使心智不断成熟,体验到爱的至高境界。——《少有人走的路》【美】斯科特·派克
如果一个人汲取了正确的批评,而不是被它困扰,那他通常就会得到补救。——《法律篇》【古希腊】柏拉图
晨跑锻炼时总会遇到前期文中提到的50后,在压腿器械压腿的时候,我总会和她打个招呼聊会天,她大约有170高,身材高挑、匀称,着装大多浅色亮色,看起来精神状态很好,她每天步行围着小区的池塘步行转上几圈。
“您有浑身酸痛的感觉么?我拉伸完小腿还是有点酸痛”我说。
“你得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锻炼,别让自己累着,锻炼不就是为了自己身体舒服么?”她来回踱着步子,双手拍打着,身体极其放松,我的状态和她比起来要紧张些,也许我还是有点心急,总想着身体能尽快练得柔软些,明天晨跑的时候刻意留心些,让自己再慢些、再轻些、再柔些。
回到家听太极老师讲《清静经》和太极养生智慧,提到他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他父母常常做好饭一直等他回家才吃饭,他因忙碌回家晚的时候看父母还在等他,就和他父母说:“以后你们做好了自己吃就行,不用等我,你们管好自己就行了。”说这些话的时候他有些不耐烦,后来他反思自己不耐烦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我生了傲慢之心,觉得自己有本事了,不再用父母养育自己了。”他这样说的时候我忽然领悟,即使退休之后,时间充裕、没有工作的压力,自己的某些意念依然给身体了很多压力。
晨跑就是为了让身体更健康,而不是达到某种技能。又想到了自己的眉间川字纹,有人说眉间有川字纹是心胸狭窄的表现,有人说是思虑过重的缘故。白天还好,就是每天清晨刚起床的时候照镜子,眉间就会拧成一个疙瘩,像是愁了一夜的样子。
我曾就这个问题请教过我的心理老师:“我既不是心胸狭窄的人,自我调整能力也还算强,为什么有这样的现象呢?”
心理老师用“聚焦疗法”让我闭上眼,把注意力集中在眉间。想一想自己的感受……过了一会,她放弃了,对我说:“你也是学了心理的,你的阻抗太强。”我不知道我闭上眼睛时她眼里的我是什么样的,但她让我闭上眼时我确实内心并不太信服这些疗法。
后来有次去按摩,按摩的小姑娘注意到我眉间的皱纹,让我放松再放松,我又和她说起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皱纹,她说:“您可能身体一直比较弱,虽然您意识里放松了,但您睡觉时您的五脏六腑还在工作,它们有什么问题可能就从这儿反应出来了。”
虽然她说的没有什么理论根据,但我却有些认同,不然怎么会清晨一睁眼的时候眉头皱得最厉害呢!
身心不同步不一致,自己脑子里的很多认知是身体目前再努力也达不到的,这种“求好要强”之心是自己不能真正放松的真正原因吧!用了几个小时的时间抄写《清静经》和《心经》,精神内守,“观身、观心、观神”,身体轻松了很多。触类旁通,对《黄帝内经》中所说的“顺四时而适寒暑”也有了新的领悟,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如何“天人相应”,阴阳平衡,还是要把养生理论真正落实到日常生活之中。
放松,放下,放空。一切都有希望,聚焦、不断再聚焦在自我感受上,在自己的体验中找到疗愈的途径,发掘本身就有的内在感知。回到体验中,回到创造中,开创聚焦疗法的心理专家简德林说“身体即是潜意识”,把身体感受作为一个神秘的入口,在里面找到了一系列独特的生命创造力,在不断的实践中开启身体的智慧。
为自己今天的领悟和实践点个赞:1.内心清静、精神内守时身体的状态觉察。2.把简书写作控制在晚上9:00之前,调整让自己生活中不舒服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