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一段北大教授孙祈祥在新生开学典礼上的演讲视频,其中有一段话很精彩,我把它记录了下来。
“有一句格言说:有两种东西丧失之后才会发现它的价值——青春和健康。但青春逝去,未见得活力不在、睿智不在、优雅不在;而失去健康,即使青春犹在,年轻于你何用?财富于你何用?时间于你何用?”
我对这段话很有感触,在美期间,我曾见过好几次这样的场景。
凌晨4点半,我去所住公寓的健身房健身,途经一楼自习室时,看到还有人通宵达旦地在自习,有的实在困得不行趴在桌上睡着了,看了确实让人心疼。
他们大多都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中国留学生,真的很拼命。
说实话,除了心疼之外,我并不赞同他们这样做。
我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我知道“宽进严出”是美国大学、尤其是美国名牌大学的普遍现象,也就是说毕业要比入学难多了。
你想想看,这些莘莘学子千辛万苦好不容易考了进来,到最后有的同学却可能毕不了业,这是多么残酷的事情。
可见在美国上大学,尤其是上名牌大学,学生的学习压力非常大。
问题是这种压力不光是中国留学生才有,美国大学生同样也有呀。
我在公寓住了快半年了,却从未见过一个美国大学生会这样通宵地玩命,反倒是在健身房经常见到他们,平时在校园跑步也常看到,活跃在运动场上的学生几乎都是美国人,极少看到中国留学生。
为什么美国大学生会花这么多时间在运动上?难道他们就没有学习压力吗?
都在同一所大学怎么可能没压力,只是他们对压力的认知和我们不同,他们把压力当作一种自我挑战,挑战越大越兴奋,好像生来就是为了迎接挑战的。
这和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
举一个例子吧,在美国芝加哥西部有一所中学叫内珀维尔中央高中(Naperville Central High School),在这所中学有一门很特别的体育课程叫“零点体育课(Zero Hours PE)”。
每天早上7:10,一个叫邓肯的体育老师带着一帮睡眼惺忪的高中生,在校园足球场先做10分钟跑前放松活动,然后让他们以最快的速度绕着跑道跑4圈(1600米),每一个学生在起跑时都要按下手腕上心率表的起始键,跑到终点时再按结束键。
跑完后每一个学生都要把心率表上记录的平均心率和所用时间报给老师。
老师把每个学生报来的数据记在自己的训练本上,然后对他们的成绩打分:优为A,良为B,差为C。
一次,当大家都跑完后,只见克里丝和米歇尔两名女生同时以漫步般的速度到达终点。
尽管她俩跑得最慢,但邓肯却给了她俩中的米歇尔最高分A,原因是她在跑完4圈时的平均心跳为每分钟191次,即使是对训练有素的运动员来说,这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所以说并不是跑得快得分就高,关键是你是否尽了全力。
这种体育课的最大作用就是通过运动提高学生意识状态,为一天的学习作好准备,该课程因其被安排在第一节文化课之前而得名。
最牛逼的是接受过这种体育课训练的芝加哥内珀维尔203学区的1.9万名学生不仅成了全美国最健康的学生,而且还让他们成了最聪明的学生。
由于零点体育课的效果非常明显,因此引起了全美国的关注,而且逐渐成为一种体育课的新模式。
这点确实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长期以来,“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这样一种陈旧的观念,一直残留在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头脑中。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不重视体能锻炼,健康状况越来越不容乐观。
要知道,运动不仅可以健身,更可以健脑。这不是我说的,是美国心理学家、《运动改造大脑》一书的作者约翰·瑞迪经过长期科学研究得出的结论。
真心希望同学们开阔视野,兼容并包,多学习别人的长处。
同时要明白,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为此,我们可以赌上自己的青春,但千万不要赌上自己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