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336路是途经我大学门口的一路公交车,很久以前就想写写它。因为我第一眼看到它的时候,真的是惊为天“车”,太巨大了!后来336公交车带着我去到我各种想去的地方,发生了很多趣事,比如曾经因为超载而轮胎瘪了;比如因为车身连接处没有密封而和舍友变成了泥人而在路边互相耻笑着对方;再比如后来这么有历史韵味的车因为北京奥运的来临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新车换旧车,令人无比想念!……
2004年的北京,没有雾霾,336的公交车据说还是80年代更换的那一批红白相间的样子,外观已经破旧不堪,整个车身20米左右,由红白颜色相间而成。如一个长方形,上半截由几级透明的玻璃窗组成,特别旧的有的玻璃窗都固定拉不动了,而衔接在玻璃窗下面就是红与白三截式的车墙了,下面三组轮子也是相当巨大,否则都不能担负起承载一百来号人的重任。这三节车厢由中间的两扇折叠的黑色橡皮连接在一起,当大风天路过还没有铺上柏油的路段时,坐在车上的人就像在沙漠里逛了一圈,下来全身上下都是泥尘,脸与嘴也是不能幸免的。这样不环保的设计,据说是为了方便这厮在转弯时能够更灵活些。
那一年,第一次看到了这一路公交车时,真是让我惊叹不已!首都果然不同凡响,连公交车都如此硕大,简直堪称宠然大物啊!而对于从80年代走来的传言,从336整个车队的外观上想是得到了印证,经典的样式与饱经风雨的沧桑,实在是不负盛名!
话说这样宠大的其实不只336,基本上3字打头的公交车都这样。三节车厢,三扇门,中门上车,前后门下,乘车时倒也是很有秩序。而当汽车要转弯的时候,尤其是遇到上下班高峰时,坐于中前车厢的售票员就会手拿着小红三角旗子,将旗子伸出车窗,不停地摇动,有时候口里还会喊着,车辆转弯,注意安全。这么长的车子,很少有听见碾压或者其他的车祸,也许是那时的信息没有今天传递的这么快捷吧!
336路公交车,随着北京公共交通的不断完善,也从原来的长线改为如今的从海淀到门头沟的短线路了。交通线路的变迁,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演变着,如同古时的丝绸之路,骆驼铃响彻一路,这336路的古今演变,也颇有耐人寻味的历史。
336路公交车,原来并不叫336路。它是由原来的36路演变而来,而36路公交车则是在1951年10月份由北京公交一公司开通的,为方便门头沟区煤矿工人出行,西至门头沟,东至前门的京门路公交车,路长36.09公里,这是北京第一次开通远郊县的公共汽车。直到1972年,36路随着全北京市的公交线路调整,遂改为336路。
据不负责任的考证,336路公交车道有志于重走当年的驼铃古道。相传驼铃古道始于门头沟三家店,经石景山五里坨、高井村、模式口等,东行8里至田村,又过八里庄,再往东就是老北京城的阜成门下。那时候,驼铃古道上的运煤骆驼队川流不息,对保证老北京的冬季供暖至关重要。如果你对驼铃古道很感兴趣,就去坐336路公交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