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下午陪儿子去学习弹琴。一进门,老师就说:“陌阡妈妈,好久不见啊!”
是啊,很久很久都没有陪儿子来学琴了。记得搬家后的近两年时间,因为不方便,大多都是老公来陪儿子学琴的。突然感觉自己太失职!
很久没陪孩子学习,也瞬间感觉孩子进步很大,所弹的曲子也已经有一定难度啦。
记得我曾经还幻想着,陪儿子一起学琴,他学我也学,他练我也练,他学成的时候,我也差不多能弹两首像样的曲子啦。
可时间飞逝,儿子在进步,而我却什么也没做,琴自然还是不会弹。想想当初学琴,是我听懂了回家提醒孩子练习,可现在他弹得对与错我几乎完全听不出。
唉!空想家是永远到达不了理想的彼岸的!
(二)
晚上闺蜜小聚。其中一个不大开心,是因为女儿高考成绩不够满意,纠结于填报志愿的事。
虽说没有完全的感同身受,但我们依然能理解她内心的忐忑。你一言我一语,分析情况,疏导心情。
最后归结到孩子的教育问题:有的说孩子就得从小培养,培养他的抗挫能力,培养他的感恩之心;有的说只要父母做得好,孩子自然能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自然会懂得感恩……
但不管怎样,我们最后的意见是统一的,就是不能对孩子放任自流,即使不去干涉,也一定要了解孩子的情况,巧妙引导。最重要的是,上学是我们这些平民百姓家孩子的最好出路。
我想到今天看到的一篇文章,总的意思是说父母的格局决定着孩子的未来。文章里三个孩子因为家境和家长观念的不同,出现截然不同的三种人生:一个农家女孩儿因为父亲觉得女孩上学没用,便早早嫁为人妇,柴米油盐肚里娃成为她每天的谈资;一个农民工家的男孩儿因为父母吃过没有知识的亏,靠着不懈的努力上了大学,跻身于大城市的中产阶级;一个家境优越的富家女,曾任性在别人梦寐以求的大学选择休学,但后来依然出国留学成为人中龙凤。是的,也许我们无法给孩子最好的家境,但我们可以放大自己的格局,放远自己的眼光,尽力给孩子一个拼搏翻盘的机会!
今天的两件事,不得不让我反思,自己是一个有格局的家长吗?自己是一个善于教育引导孩子的家长吗?好像还不是。
但我想,和孩子一起努力一起成长一定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