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吃火锅时,二爷又老调重弹,感激我多年前,在他患抑郁症万赖俱灰时刻,及时“拯救”了他。一个人复活,一个家庭得以安宁。
这些都起缘于一个莫名其妙的梦,导致时至今日发生的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我不得不蹲在角落,把它们重新梳理一遍。
抑郁症的,十几年痛经史的,十几年的头痛,干咳,胃胀,眼睛胀痛,失眠多梦,憋不住尿,鼻塞咳嗽浓痰带血丝的……一经我关注,身上带了药的,要去等着药店开门买药的,马上就不吃药也不买药了,就都能超速度好转。她们不解,他们也不解,我也不是很明白,为什么如此有效,是偶然?还是巧合?还是她们原本无碍?她们来我家,除了几本道学经典的书外,就是学琴的本子了。唯一谈得上“医”的,就是一本《中医养生学》,其中我翻看过几页。最后我们一致同意的结果就是:上辈子我一定是个医生,所以这辈子,年过不惑对此一看就能记住,一学就会,一有症状就可以接手。哈哈,特么一个不靠谱的答案。不过讲真,我就真的随意把我厨房有的东西搭配一下,再煮开当“药”喝,听着讲述症状,然后心里就知道,谁谁的问题在哪,要怎么去解决。甚至就敢“搭脉”!哎,我是觉得自己够荒唐可笑的,是无知带来的胆大无惧吧。
不过,无论事情变化如何,既然我不知为何,突然如有神助般自学走上了中医这 条路,万里长征第一步开始了,就好好走下去。看着她们在身边真挚体贴的存在,虚心向无师自通的我请教学习,不由得想,这难道是老天给予我的另一种人生不孤单,老有人相伴的释意吗?
“易医不分家”,“药食同源”,我得更加努力学习相关知识,路其漫长,年岁却在老去,希望终不负老天一梦所托。
再整理一下这几天的忙碌,捋一捋,发现一个共同点,就是她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胃”问题,这个共同的问题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她们分别为近30岁,35岁,51岁,不同区域,不同年纪,不同环境。其次最为相同的症状就是关于眼睛不适,腰痛和湿,便秘问题。她们都用到的相同穴位有胃脘,环跳,合谷,关元,天枢,偏历,太冲,神阙,丰隆,太溪,太白,公孙,漏谷,足三里,等。其次是神门,少府,整条肺经,足窍阴,内关,期门,章门等。期间,在正常行进中,有发寒怕冷的时间段,结束时暖和正常。
今日做这么个来龙去脉的梳理,对自己,对小白鼠(我把这几个病例称之为小白鼠,我不是行医者,谈不上医治。我也是自己的小白鼠,和她们一起,共同探讨交流养生之法,如何获得一个健康快乐的身心)做一个归类分析总结,以便接下来的学习更行之有效。
再就是个人觉得学习易经八卦很重要,甚至《道德经》《清静经》以及别的类别的书籍,对于中医的学习,都是有很大的帮助提升。不能局限于只学医药的典籍,照本宣科,死读书或读死书,还需要跳出来,站在一个高处看人间,也不能把人和自然分开,特别注意感受以及捕捉“阴阳”,以及它们之间无限变换的各种可能。这样对人的健康养生研究,才不至于无功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