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原创!
一、我读《论语》《孟子》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从十五岁开始立志要做一个品德高尚之人。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论语.阳货篇》
孟子曰:“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孟子.告子上》
对孟子的这句话,我的理解是:孟子认为识大体明大义之人为大人,即品德高尚的人。拘泥于眼前小细节、 目光短浅的人就是小人。
但是我从来没有把孟子的观点与孔子的“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联系在一起。我也一直在纠结孔子这句话我该如何更好的解释?我一直不相信很多人所解释的孔子瞧不起女子。可又不知道该怎么来解释他这个观点。这是因为我一直把《论语》与《孟子》这两句话分隔开来理解,没有做到融会贯通。
二、韦老师看“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今早在“心私塾”里听到韦老师对这句话的解释,我豁然开朗。原来女子与小人都是拘泥于生活小节之人。中国传统的农耕文明决定了男主外女主内的生活模式,男子谈论国家大事,志存高远,当然心胸开阔!女子居家相夫教子,家长里短、邻里纠纷,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导致女子的情绪波动大。所以孔子说“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想想确实真的挺难搞的,难怪他老人家提出“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并非他老人家瞧不起女子。
韦老师还引用了中庸里的句子“喜怒哀惧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每个人心中都有情绪,韦老师还以自己为例,说他自己也是一个成长中的人,一样也有自己的情绪。但我们要学会恰当的处理自己的情绪,我们中国人所追求的中庸思想——合适!只要此心光明,被对方骂了你也不会怨恨他,被夸奖了你也不会妄自尊大。由此,韦老师告诫我们,做人有边界感。
感恩韦老师的分享,解决了困扰我已久的问题。
三、我的一点思考
不由得想到了父亲,他就是这样一个注重生活细节、追求完美之人,所以他很容易生气,但凡我们犯一点小过错,他就喋喋不休的责备。在父亲的影响下,本来我也是这样一个人,可是那样做人心里太难受了。所以我选择学习心理学、学习国学,研读四书五经。寻找自己的心安之处。随着学习的深入,自己的心境越来越开阔,内心也越来越平和,人生的关注点已经不再是日常琐事。对于孩子、亲人、朋友所犯的错误,就不会再耿耿于怀。能够学会理解他人,共情他人。
假如由我自己来讲解这个知识点,我又该如何去解说呢?
欢迎加入“心私塾”,一起学习心理学,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