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我们每天都在生活,谁还不知道“生活”,确实“生活”二个字对生而为人来说太熟悉不过了,从一出生到离开这个世界哪一刻,哪一秒不在生活呢?确实如此,正是因为“生活”离不开我们,我们也离不开“生活”,才使得我们常常淡漠忽略了他,而转向什么生产,什么文化,什么修炼等等,我们现在是需要给自己提一个问题,生而为人,你真的“活”过吗?!
当我们重新体会是否“活”着,曾经“活”过等这样的问题时,我们正在触及一个不亚于发现一个新大陆,开启一个新世界的命题,其带给我们生命发生全然蜕变的信息,这一切都是基于我们在生活这个运动场上已然兜了一个大圈子,将外围生活所有派生的作为都体验了一遍,开始准备沿着圆形跑道跑向“终点”(中点)的时候发生的,其中兆示人类共同迎来一场归根符活的生态趋势将成为可能,现有文明形态都将随着人的普遍生活觉知的深化而出现兑转。
从普遍意义上说,人们现有生活世界的基调是“向死而生”为主旋律,我们能感受到的意识、能量、生态等等大都以“火”相作为呈现,其中包含着对抗与焦虑,冲突与紧张,这种状况是整体显现的生活氛围,一辈又一辈传递的也是这样一个“火种”,无论是基于圣火还是野火,一言以蔽之:我们一直身处于火情人间!忙活在火宅世界!其特征即烦恼多,贪欲多,斗争多,粗重多,死机多,怨念多,苦逼多……
然而正如白居易那句千古名句所言: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那个烧不尽可以不断重生的到底是什么呢?!
那个死不了可以不断复活的到底是什么呢?
这就是“豆逗活”邀约大家在一起不断“盘活”的意趣所在……
生活,似乎一说出口对每个人而言没有太多新奇感,对此好像已经太习以为常了,生而为人每天要面对的就是生活,当我们自从获得了“生命”相应也就拥有了融入“生活”的资格,可以说“生命权”也即“生活力”。然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与“生命”同时获得的“生活”还只是一块原石,只有在经过相当程度的人生历练之后,才能使人意识到虽然“生活”是与生俱来,活着也可以看成是不断积累各种“生活”经验的过程,但要真正迈入其不可思议的堂奥,确实还需经过透过生活之石相,触及生活之玉质的过程,如此才是我们重新认识并尝试开发“生活力”的真实心意之所在 …
看似日复一日,周而复始,忙忙碌碌,习惯成自然的生活,是需要我们在沉浸其中忘乎所以的时候,能留一些心思回转头去重新审视一番“生活”本身,这便是我们再一次发现并重启纵深向度的生命“存在”感的契机,也即尝试回到与更本真生活的合一,重获生命本具“原力”的过程,使得我们可以有勇气和心力跃入那淙淙活流中~
生而活之,即生命豁然触碰到顺性“入流”的感受,“活意”顿显,“活机”灵动,“活韵”成片,这一切都基于容易而顺性,顺性而容易的情态达成,也即以生促活,以活发生的良性循环的建立,可以说,生活价值的返本开新乃是基于人类文明根系统调整之作为,必将引发深广的文化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