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人是如何学坏的?
对于这个问题,《狂飙》中的高启强已经给出了一个版本的答案。
他原本是一个老实本分的鱼贩,在受到地痞流氓欺负后,人生发生了大逆转,一步步成为所在城市最大的涉黑组织头目,令人唏嘘。
但是,今天我要提到的这个人,他和原本老实巴交、善良软弱的高启强不一样。
他优秀出众,自带光环,不仅如此,他还阅历丰富,意志坚定,做人做事有极高的道德水准和原则标准。
当这样一位生活的强者,也层层突破了道德的底线,一步步滑落到自己曾经不齿的境地,我们不禁要问:这一切是如何造成的?
如果你也抱有同样的疑问,那么我推荐你读一读这本《城中之城》。
《城中之城》讲述了在上海这座金融大都市里,发生在陆家嘴金融城的故事。
故事重点刻画了改革开放以来的两代金融人,展现了银行新人陶无忌、银行高管赵辉以及审计负责人苗彻之间围绕利益与初心的一场激烈对决。
作者滕肖澜是上海本土作家,怀着对上海的深厚感情,她笔下的故事总是围绕着发生在上海的人和事。通过普普通通的小人物,鸡毛蒜皮的家务事,以及浓郁的生活气息,体现出这座城市的温情。
凭借《美丽的日子》,她获得了2014年第六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另一部作品《心居》被改编为同名电视剧于2022年热播。
与以往作品不同的是,作者这次把视线投向了专业性极强的金融领域和精英人士。因此,《城中之城》是她在题材和风格上的一次新的尝试。
为了从金融这一独特视角写好上海故事,作为非金融从业者的她,动笔前在银行网点蹲点大约三个月,访谈了各种岗位的金融从业者,试图写出带有温度的金融人的人生百态。
小说《城中之城》首发于2018年《收获》长篇专号(夏卷),曾获评中宣部2018年十部“优秀现实题材文学”。
由本书改编的同名电视剧也已于今年在央视首映,在国家着力化解金融风险的大背景下,引发了业内人士的普遍关注与讨论热潮。
金融行业主管部门给予高度评价:“该剧挖掘展现了金融圈的围猎的利益链,通过剖析各类金融人面对权力、诱惑、压力时的抉择,塑造了一批恪守职业道德、坚守理想信念的新时代金融从业者形象”。
《人民日报》刊文评价该剧“为当下金融等国计民生行业的良性发展提供了镜鉴”,“有着深刻的启示价值”。
现在回到我们的问题。
故事的主人公之一——赵辉,是我们今天重点讨论的对象。他是改革开放后的初代银行人。另一位主人公——职场新人陶无忌在文中属于第二代银行人。
他们一个是资深老手,一个是懵懂新手,一个老成持重,一个冲劲十足。
两个人之间既是上下级,又是校友。除了工作关系之外,也有着惺惺相惜的同道之情。两人的所想所为形成了巧妙的对照。
赵辉的转变经历了两次转折,而他和陶无忌的关系也随之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一、 生活中的强者亦有弱点
在大部分人眼中,刚刚年过50的赵辉可以算是人生赢家。
他的求学和事业之路一直顺风顺水,大学时是老师的得意门生,进入S行工作后,凭借出众的头脑和能力,一路升职到支行副行长的位置。
由于牵头拿下了“上海1号”这个大项目,赵辉也成为了空缺出来的分行副行长一职的热门人选。
更为难得的是,赵辉的人品也颇为过硬。审计负责人苗彻和他既是大学同窗,也是至交好友,用苗彻女儿的话说,赵辉是“正能量爆棚的一个人”。苗彻,人称“犟驴”和“苗疯子”,以坚持原则在行里著称,他的信赖与支持就是对赵辉坚持职业操守最强有力的背书。
陶无忌是外地来沪,财大毕业,毫无行业背景,凭借过硬的学历和老师的推荐进入了S行。他个人能力突出,能吃苦耐劳,是一名有潜力、有想法、有抱负的新员工。
这一阶段,赵辉与陶无忌的关系是相互欣赏。
赵辉在陶无忌的身上,看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他无私的帮助这个毫无背景的银行新人,给他提供锻炼的机会,最终帮助陶无忌如愿进入了审计部。
陶无忌对赵辉是仰望的,他视赵辉为自己的人生偶像,渴望成为像赵辉这样的银行家。
但是如赵辉这样的强者,在生活中也并非一帆风顺。
他深爱的妻子英年早逝,心爱的女儿又天生患有罕见难治的眼疾。在朋友的帮助下,终于在美国找到了治疗女儿眼病的办法,但手术费用需要400万美元。
400万美元,对于身家清白的赵辉来说,是一个无力承受的天文数字。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对女儿的爱和金钱上的巨大缺口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这成为赵辉的致命弱点。
《狂飙》中的鱼贩高启强,最初也有着同样的弱点。父母早亡,他身为长兄独力支撑着家庭,一边是正在读书的弟妹,一边是即将被地痞流氓夺走的摊位。
赵辉和高启强,一样被亲情羁绊,一样被金钱束缚。
对于逐利之人来说,赵辉是他们意图围猎的对象,围猎要从其弱点下手。
赵辉的命运从此开始转弯。
二、 第一次转折——作恶的起因是为了自保
与大自然的捕猎者围捕猎物时不同,投机者对赵辉的围猎,披着温情与友谊的面纱。
头号围猎者——地产商人吴显龙,与赵辉是邻居发小,在赵辉小时候把他从火灾中救出,并为此身体受伤。赵辉视吴显龙为大哥,两人是过命的交情。
吴显龙关心赵辉女儿的病情,以曲折隐晦的手段替赵辉解决了400万美元。
虽然说是“借”,但之后对于吴显龙在资金上的违规请求,一向坚守原则的赵辉,他的拒绝开始变得无力。
同时考验赵辉的还有职场。
总部空降了新的分行副总,赵辉升职的希望落空,在事业上受到初次打击。
新副总借违规贷款一事大做文章,想要赵辉这个竞争对手彻底下马。由于对吴显龙的贷款是由赵辉的同学兼下属苏见仁直接经手的,新副总对苏见仁威逼利诱,想以他为突破口,揭露赵辉事发。
而赵辉则移花接木,抢先一步制造了苏见仁的违规证据,使苏见仁成为这一事件的唯一受害者,赵辉却全身而退。
在利用职权与吴显龙进行利益交换这件事上,是吴显龙主动发起的,赵辉是被动的,半推半就的。
而这次,在苏见仁的事情上,赵辉则是为了自保,提前筹划,主动作恶。在与苏见仁共同操作之前,他就已经做好了打算。
在这之后,赵辉借助另一位围猎者——同学、信托老总薛致远之力,以下作的手段将新副总拉下马,自己坐上了这个位置。
而在事后,面对薛致远一次次贪婪的索取,赵辉又收集了薛致远的犯罪证据,亲手将薛致远送进了监狱,以巧妙的方式解决了这个威胁。
就这样,为了掩盖前一个错误,他就要以犯另一个错误为代价。
虽然,每一次出手,赵辉都有迫不得已的理由,但他的姿态,已经从被动变为主动,开始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就像高启强,为了自保,任由地痞流氓误会警察安欣是他的保护伞,又为了维持这个谎言,打着安欣的旗号替别人出头,在与涉黑人员假模假式的称兄道弟中,由“白”变“灰”。
在审计过程中,苗彻发现了赵辉这笔贷款违规的事实,他善意的提醒了自己多年的好友,同时选择了保持缄默,因为他了解赵辉为人,理解赵辉的苦衷,但他也警告赵辉:“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陶无忌对升职后的赵辉继续仰慕,但也十分警觉的保持距离。
对于赵辉的每一次帮助,他真心感谢,但也深感不安。
而纨绔子弟苏见仁怎么肯白白吃了赵辉的亏。赵辉在与苏见仁的缠斗中,很快迎来了自己人生的第二次转折,这一次,他已经无法回头。
三、第二次转折——有些开始,没有退路
吴显龙在赵辉面前,是宽厚的大哥,但是在赵辉并未发现的另一面,他是规则的无情践踏者。
他的资金缺口越来越大,对赵辉的索求,从几千万上升到数亿。
察觉到苏见仁掌握了赵辉严重违规的证据,他不择手段的给以回击。
保住赵辉的位置,就能保住他岌岌可危的资金链。为此,吴显龙理所当然的使用他谙熟的一套江湖打法,不惜代价扫清一切威胁到赵辉的障碍。
他先安排人打伤了苏见仁的儿子,最后又制造了一起车祸,导致苏见仁横死。
在这两件事情发生之前,赵辉都不知情。
但是随着苏见仁的死亡,赵辉知道,自己已经无法回头。从此他的命运,已经和地产商人吴显龙,牢牢的绑定在一起。
他应该已经察觉到,在吴显龙的兄弟之情背后,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但为时已晚。
面对吴显龙11个亿的诉求,赵辉的拒绝再难开口。
而鱼贩高启强,也是在意外导致黑老大儿子死亡之后,直接滑向人生的深渊,从被地痞流氓欺负的可怜人,成为了一名不折不扣的涉黑组织头目。
陶无忌在拿到苏见仁偷拍的材料后,第一次对赵辉产生了怀疑。出于没有财务实证的考虑,也由于对赵辉尚未褪去的仰慕之情,他选择了沉默。
但是他没有放弃对真相的追寻。面对赵辉的刻意拉拢,面对上级苗彻由于追查真相被调职的前车之鉴,陶无忌选择了坚持自己作为审计人的职业操守。
在陶无忌的坚持下,赵辉的犯罪事实被揭露,赵辉被判有期徒刑三年。
但也正因为这种坚持,赵辉没有像高启强的结局一样,彻底坠入无底的深渊。
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拯救。
赵辉的结局令人扼腕,也发人深省。
当你手握权力的时候,要时刻保持警醒,因为陷阱很可能会以温情脉脉的伪装对你进行试探。
而陶无忌的表现则给各位职场新人提供了一个优秀的范本。作为一位没有背景,藉藉无名的职场新人,专业就是自己最好的武器,能力才是自己最大的靠山。
赵辉和陶无忌的经历两相对照,告诉我们只有坚守原则,才会有持续不断的机会。
而对底线的逾越,哪怕只有一次,在外力的推波助澜下,也许再难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