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跑步时,我谈自己,谈跑步,也谈写作
找到自己的哲学,调整自己的节奏
“任何一把剃刀都有自己的哲学。”大约是说无论何种微不足道的举动,只要日日坚持,从中总会产生出某些类似观念的东西来。观念这东西,有普世的,有私人的,我们要去追求、发觉属于自己的观念,找到属于自己的观念,发觉自己的哲学,然后日日坚持。跑步,写作当两者联系在一起,有种别样的情怀在其中,两者都是不同形式的马拉松,需要找到激励自己的方法,需要坚持下去,“持之以恒,不乱节奏,对于长期作业实在至为重要。一旦节奏得以设定,其余问题便可以迎刃而解。然而要让惯性的轮子以一定的速度准确无误地旋转起来,对待持之以恒,何等小心翼翼都不为过。”跑步需要坚持,需要节奏,需要长期作业,写作同样需要这些,养成自己的写作习惯,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
遵从自己的内心
“写出来的文字是否达到了自己设定的基准,这才至为重要:这才容不得狡辩。别人大概怎么都可以搪塞,自己心灵却无法蒙混过关。在这层意义上,写小说很像跑全程马拉松,对于创作者而言,其动机安安静静、确确实实地存在于自身内部,不应向外部去寻求形式与标准。”于是跑步不仅仅是体育锻炼,赋予了另外一种隐喻,一次次地通过跑步超越自己,其实是“一场动态的冥想,最终能引导人跃入精神层面,它是肉体磨炼,更是精神磨炼。”之前听说人描述马拉松“可以让你跳脱出日常生活,用一种比较平静而理解的心情,跃起看看自己和周围的生活。”
“检验一个人的唯一标准,就是看他把时间放在了哪儿。别自欺欺人;当生命走到尽头,只有时间不会撒谎。”
“对感兴趣的领域和相关的事物,按照自己相配的节奏,借助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追求,就能极其高效地掌握知识和技术。”*“检验一个人的唯一标准,就是看他把时间放在了哪儿。别自欺欺人;当生命走到尽头,只有时间不会撒谎。”你自己的时间投入在什么地方,你也终将在那里收获到对你付出的回报,这是亘古不变的法则,最简单的道理,但是实践起来最不容易。生活中的我们总是忘记了最初自己的想法,每日的时间分散到所有事情中,也收获了许多,但是多数是无关紧要,对自己、对以后可有可无的东西。审视下你自己的生活,看看你每日的时间都用来做什么了,时间的付出衬得起你内心深处那个叫梦想的东西吗?爱丽丝门罗说“我三十六七岁才出版自己的第一本书。而我二十岁就开始写作,那时我已结婚,有孩子,做家务。即便在没有洗衣机之类的家电时,写作也不成问题。人只要能控制自己的生活,就总能找到时间。构成一个人的实质,就是你的时间,而不是语言,不是其他,当你选择了如何用完自己的每日时间,你就选择了如何填充自己的生命,不要自欺欺人,时间不会撒谎。
“人生来如此:喜欢的事儿自然可以坚持下去,不喜欢的事儿怎么也坚持不了。一直之类,恐怕也与'坚持'有一丁点瓜葛。”然而无论何等意志坚强的人,何等争强好胜的人,不喜欢的事情终究做不到持之以恒;做到了,也对身体不利。...对长跑感兴趣的人,你就是不闻不问,他也会主动开始跑步;如若不感兴趣,纵使你劝得口干舌燥,也是毫无用处。马拉松并非万人咸宜的运动,就好比小说家并非万人咸宜的职业。人不能靠别人的忠告活着,活出自己,去坚持自己适合与喜欢的事情,人生向来如此,别人的成就背后的付出你我总是无法得知,但是一点肯定,他们势必内心无比坚信自己的想法,是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心甘情愿忍受精神与肉体的锤炼,成功道理很简单,但是行动很难。
“我就这样开始了跑步。三十三岁,是我当时的年龄,还足够年轻,但不能说是青年了。这是耶稣死去的年龄,而司各特 菲茨杰拉德的凋零从这个年纪开始了。这也许是人生的分水岭。在这样的年龄,我开始长跑者的生涯,并且正式站在了小说家的出发点--虽然为时已晚。”对村上来说,33岁开始长跑的生涯,开始写小说,现在看来一点也不晚,其实本来就没有什么时候开始早晚的问题,现在开始,你的起点,可能20年之后,会庆幸20年前的自己选择在这个时候选择开始。生活本就是如此,充满了那么多的未知与惊喜。
14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