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在朋友圈里记录,宝宝们的一些日常,有时有时间的时候会认真地把与大宝的对话记录下来。
不是为了告诉别人,我有多会育儿或者说我的宝宝有多棒,只是信息时代,提笔记录的时间越来越少,就用这种方式记录点滴,当孩子们长大的时候,也许我忘记了那些过往,但朋友圈里却是满满的记忆。
当某天孩子们离开我们去圆他们的梦想的时候,我们在朋友圈里回忆点滴。又或者,我们将来可以把这个给孩子看看,他就是这样慢慢长大的。
就像现在在育二宝,我完全想不起来大宝当时是怎样的,但翻翻朋友圈,可以找到很多美好瞬间。
都说二宝会比大宝好带,对我家,好像也是。
今天和同事一起,她说感觉我家两个宝宝都很好带,可她家两个,总让她燋头烂额。
我想说,也许,我只习惯于记录美好,那些鸡飞狗跳的时刻,都被我过滤了。
当二宝哭闹只要我抱,大宝又寻求我全神关注的时候,当大宝一言不合就大发雷霆的时候,当历经两年的英语课,大宝依然在课前各种要求说不去上的时候……
我其实,也曾经无助,曾经暴跳如雷,曾经对着大宝大吼大叫。
可最后,我发现,那个生气难受的人其实只是我自己,那个无助的人也是我自己,而那个小人儿,一次这样,二次他可能更糟糕。
我的吼叫只加深了我与孩子的距离,我的暴躁只是拉大了孩子与我的亲密关系,我的每一次不接纳只是让自己越来越不安。
我开始学习父母成长书籍,开始走进父母成长课堂,看心理学相关书籍。
都说父母是需要学习的,孩子的成长,父母才是最好的老师。
我们的改变,会无形中改变孩子。
我开始在生气时学会冷静,在愤怒时先调整自己的情绪。慢慢地孩子也会在生气的时候想学习冷静,在愤怒时找到正确的出口。
曾经在大宝一周前,每一次出门,我害怕他粘着我,便总是偷偷地溜走,久而久之,他越来越粘我,害怕我再次偷偷走掉。对于妈妈完全没有安全感。所以,在育二宝时我有了觉察。
二宝在八月中旬正直暑假出生,所以前面半个月哥哥每天都会在房间里各种蹦跳或者对着弟弟说话,或者听他的故事。
九月开学的第一天,哥哥在弟弟还没醒来时就上学去了。那一天,弟弟基本都没有睡着。
他习惯了有哥哥在边上吵着。哥哥这样突然间就不在家,他似乎完全适应不了。好不容易等到放学,哥哥跑进房间,叫着:弟弟,哥哥回来啦!
很神奇地,弟弟那个傍晚睡得特别得安静,哪怕哥哥在边上一直没有消停过。
后来我把白天弟弟没睡的事告诉大宝,希望大宝明天上学时可以到房间告诉弟弟一声,同时,我也告诉二宝:弟弟,哥哥现在开始白天都要上学咯,所以,白天就我们在家里,等哥哥放学才陪我们。
第二天早上,哥哥上学前来房间对着弟弟说:弟弟,哥哥要去上学咯,你乖乖睡觉,哥哥放学就回来陪你哦。
那天弟弟又像之前一样,乖乖睡了。
所以,月子后,每每我要出门,我都会提前告诉弟弟:妈妈需要出门去办点事,办好就回来,宝贝,你乖乖等我哦!
有人说,他那么小,会听懂吗?
会的,这样的交流,这样的提前告知,会让他有安全感。
育儿先育己,在育儿的路上,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只有那样,才能应对每一个阶段孩子的不同挑战。
学习,也让我们变得平和,让我们遇到问题时不会无措。育儿,是一条自我修行道,让我们一起,在育儿路上,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