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出你的答案》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就是展现了创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也就是画思维导图的时候作者是怎么想的。这个思考的过程非常关键,因为其实思维导图反映的就是你的思考过程。如果思路不清晰,画出来的思维导图也会比较凌乱:相反,如果思路清晰,画出来的思维导图也会很有层次很清晰。很多人画思维导图的时候不知道怎么下手,往往问题就在于大脑里一团乱,没有清晰的框架,所以不知从何入手,迟迟不能动笔。要画好一幅思维导图,首先思路要理清。如何理清自己的思路,画好思维导图,解决自己的问题,这是暖乎乎用了很大的篇幅和很多的实战例子呈现的。
比如#间隔年#这幅思维导图的创作,作者暖乎乎先是发散思维,把能想到的一切内容写上,比如新工作、新同事、新环境、财务危机、情感危机、家庭危机等。然后再看写出的这些是否有关联,把相关联的归为一类,比如新工作、新同事、新环境,都是关于身份确认的,而家庭危机和情感危机都是关于关系的,根据新的分类身份重建、关系重建、财务危机三大类别重新整理画思维导图,思路就非常清晰,呈现出来也会比较简洁。
收获一:画图的关键是拆解问题,理清思路
纵观暖乎乎每一幅思维导图的创作过程,发现她都会一步步拆解问题。因为很多时候,人们画思维导图,就是希望借助画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所以,第一步,明确自己的问题是什么。第二步,解决这个问题涉及到哪些大的方面。第三步:每一个方面具体展开又涉及哪些工作,一直展开到每一个分支都变成具体可执行的任务,那么问题才得到了解决。在问题拆解的过程中,即发散了思维,又清晰了层次。最后呈现出来的思维导图也会一目了然。而且这样的思维导图,就像一幅地图一样,在方案执行的过程中,定期对照思维导图去检查自己的工作,很容易看出哪些工作已经到位了,哪些工作还需要完善。
收获二:关注你记得的,而非别人呈现的
无论是听讲座还是看书,勤快的人总喜欢做读书笔记,一是巩固记忆,二是方便以后回顾,这是很好的习惯。但是做笔记的时候,总是想着把讲座和书里的所有内容都涵盖进来,力求完整地还原,一丝不漏。这样做的话,一是很难做到,尤其听讲座,难免会有信息遗漏;二是因为力求完整,必须整理一些自己并不感兴趣的部分,会减低自己整理的兴趣;三是整理出来的信息很庞杂,重点不突出,不易阅读,其实也很少会去回顾。
所以,不需要关注别人呈现出来的全部,只要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印象深刻的就好了。你印象深刻的部分,才是你的思想和演讲者或作者的思维“碰撞”出的思考和启发,才是你真正收获的“真金白银”。
收获三:决策时打分不准确没关系,重要的是你面对打分结果的感受
其实很早以前,就知道可以用思维导图打分的方式去帮助自己决策,但是一直有个疑惑,就是我列出的所有方面全面吗?我给每个方面赋予的权重合适吗?我给每个方面的打分又是否准确呢?所以一直不太确定这样根据打分的结果做决策的方法是否科学,也一直没有怎么用过。
但是,其实真正重要的不是打分的结果,打分的结果有时也许不一定能反应你内心潜意识的选择,所以重要的是你面对打分结果的感受,就像用抛硬币做决策类似,硬币抛落的结果是随机的,用硬币来帮你做决定当然是荒谬的,但是你面对硬币抛落的结果时的感受却是真实的,是能反应你内心的选择的。而且,当你列出所有你能想到的决策相关的方面,并给每个选择打分的过程,也是在帮助自己理清思路,虽然不能直接用打分来决策,但是对决策是有帮助的。
比如书中提到,画思维导图帮助朋友分析是否要分手,打分结果是“分手”得了17分,“不分手”得了13分,朋友说这个结果是意料之中的。但是,第二天,朋友发了张图片给暖乎乎,朋友在打完分的思维导图上又加了一项对感情的期待,然后打分结果“分手”和“不分手”就差不多了。说明这位朋友当时心里还是不想分手的,所以才会再想出一条,让“不分手”的分数提高。可见,打分结果并不重要,其实你的心里已经有了答案,你对打分结果的感受和后续处理,其实恰恰反映了你潜意识的想法。
疑惑:这本书是否适合思维导图初学者看?
这本书图很多,语言也很简明易懂, 举例很接地气,可读性很强,容易提起阅读者的兴趣;但是暖乎乎画思维导图的方式并不常规,按照思维导图创始人托尼*博赞的理论,思维导图的各个分支要用不同的颜色,方便区分和刺激大脑发散思维;思维导图的关键词最好用单个词,不要用词组或者句子,因为单个词的发散性更强,更容易激发思考,也方便补充。但是暖乎乎的思维导图基本都是所有分支只用一个颜色,而且为了让每一层分支集中在一个层面,分支上的关键词有时用的是词组,而非单个词。
所以,我认为,初学者并不适合看这本书,初学者最好先看托尼*博赞的《思维导图》,了解思维导图的原理及作图原则,自己尝试画了一些思维导图之后,再来看这本画法非常规的书,效果会更好,因为那个时候已经有了自己的思维导图作图标准,知道怎么样画更合适。看些非常规的画法,反而可以拓宽自己的想法,增添画思维导图的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