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人呐,切末以孝义绑架他人,以孝为说,孝上继父母,次及宗祖。关于孝之学说,有至真至诚,有善意情切。
今之世风,不知是女之行孝与男同耶?家家户户赡养双亲者嫁女皆需同儿待?如之,父母分财可为女想?兄弟争房可为姊量?为何有事同当,有利靠边,枉给女之夫家徒添忧愁,枉给幼之小辈开之煞风。民教俗化,难道对女之不公以公乎?
我观乎本地之孝风,然有兄弟姊妹和睦争相孝敬者,有介乎老者尚有利图而孝者。古之养儿防老,重男轻女痼疾根深,于是有家为生子以长欢,暂不论养儿防老之论可否,有子能防之,多乎,可否?
今之兄弟三人,有能且孝者接亲于家,兄弟有心者常相走动,孝之名在外。资质平平者,轮相行孝,孝之名在外。家徒四壁,争相行孝,孝名举内外。
世人皆崇孝,行之难。有夫妻皆独生,一门养四老,下之一子,无论孝名皆需行之。有妻之独生亦然。而妻家有兄弟,妻之孝道何如?兄养之,女常回娘家省之,这是为世人所称道的孝行。双方不论子女之别,如果一方经济尚好多尽赡养的责任这才是应当提倡的。出嫁女对待父母的赡养超过那些将父母财产收于自己囊中而不敢声张的儿子,这是所有父母值得庆幸的事,虽子不孝,然有好女儿,当多待女儿好些,而非重男轻女寒了女儿夫家的心,而至夫家家中不宁。
我们常宣扬出嫁女也要赡养老人,可为何娘家的兄弟在分家财时却将女儿撇至一边,有义务召之,有利益避之,这于夫家公平么?
我出身农村,身边有这样的例子,家里老人年轻的时候就重男轻女,有三子一小女,女儿出嫁后,夫家家境不好,等有农事,把夫家找来,各种苦力都扔给人家,那个年代,思想偏颇到连给女婿一顿饭都不愿意,这个老丈人将馊饭端给女婿,女婿没有吃,岳母看不下去了与其发生争执亦不了了之,这只是其中一件事,再往前回忆,老丈人喜欢咳嗽吐痰,而每每夫家带着妻子回娘省亲吃饭时,老丈人咳嗽吐痰尤甚,口中还低语,穷成这还来我家吃饭,狗眼看人低至如此。以这二三事就足以窥见。
家中三个儿子,也是一碗水端不平,没几年明事理的岳母就去世了,三兄弟各自过得都有起色。这个女儿家勤勤勉勉事业和生活水平都超过了三个儿子,老人心急,便时不时去女儿家中说与女儿,你的三个哥哥生活窘迫,你得多给他们点钱多照顾照顾。
有一日,孩子开学时,这个老人来了家中,由于老人年迈,说走不动,不送孩子上学了,帮女儿看会家,让他们送孩子开学自己留守家中。夫妻二人皆欣然答应,路上孩子忘记了学校的钥匙,需要返回去拿,当回去刚一开门,老丈人正在放钱的柜子里拿钱。在此之前,夫妻二人恍然大悟,每次老人走后不久,他二人都要因为钱数不对而怀疑对方吵嘴。
老人嘴馋,却从不给离家不远的儿子打电话,每次都给女儿打,一日给女儿要彩电(彩色电视),女儿和丈夫商量买了一个,不久这个彩电就到了三个儿子中的一个,问之,回答说,不喜欢看了,原来是儿子家的电视坏了。
过年女儿给了老人压岁钱又塞了几百,想让老人给自己家的孩子装面子,结果老人给女儿家的一双儿女,一人十块,其余的钱都给了三个儿子家的孩子。
三个儿子家家都有地,老人给一家种地多,儿子互生嫌隙。这其中三家儿子和女儿家磕磕绊绊表面维系关系还算不错。
等到有一天老人病了,老人同院子的一户人家给老人的大外孙打了一个电话,大儿子家的儿子半夜打电话给四女儿家,说老人病了。四女儿当时熟睡,她的女儿刚好接住电话,反问了一句,你的爸妈去了么?现在情况怎么样?电话那头说:“我爸妈在睡觉我不忍打搅”。大儿子家离老人家不足百步,舍近求远不给三个儿子打,偏就打到了四女儿家。
四女儿风风火火和丈夫驱车赶回老丈人家,一个多小时的车程,等到了老人家,三个儿子在榻前面面相觑。三个儿子家,有车有人手,能看着老人在床上疼痛,而没有去医院的行动,之后女婿和三个儿子送老人到医院医疗的事更是相互推诿,各怀鬼胎。医院挂号走动频频的不是三个儿子,而是女婿。当时医院也有其他人,过往的人和护士言语中说着,你看那三个女婿站那里就不想给老人看,还是儿子好。老人当时肠胃受损,内裤污秽不可闻,三个儿子左转转细看看,洗裤子的却是女婿。女婿常有怨言和妻子争执,但侍奉时却远超三个儿子。即便如此,老丈人只觉三女儿家比三个儿子过得好,娘家人各种小心思占便宜皆不细说。等到老人需要赡养了,三个儿子互相推辞,实在无奈,三个儿子商量轮流赡养,在此之前,各种勾心斗角,原本是三个儿子按月轮值,女儿洗脏旧衣服,月月去看望。各自心怀鬼胎的开始算计,让出嫁女也要参与,一日商量说,你虽然出嫁了,但是咱爸养没养你,你也算儿子。就这样,出嫁女也开始按月轮值。
以前每月出嫁女去看望的时候留下的钱和吃的,一大部分老人都将它们分给了儿子。如今甚好,各自养活,省了来回走,而三兄弟算计之心不减。算计之事起于老人偏心,老人在小儿子家中时,自己做饭吃,在其他儿子家中却说做不了,让儿子做好送饭。由于年轻的时候就偏袒小儿子,多给小儿子家粮食以及种地各种都偏袒,其他儿子看不下去了,慢慢的三个儿子开始只提供米面油盐,让老人独自在家中做饭,清洗衣物也是老人能洗老人洗,等到了女儿家载由女儿供养吃住和洗衣服。曾经的冷眼相对,如今女婿亦尽心侍奉。而老人却常与人闲谈说女婿家以前给钱现在都不给了。自己在女儿家就是来吃喝了,她就该好好供养。诸如此类。面对三个儿子,老人无奈却又不忍。
不久又有一事,让兄弟三人隔阂愈发大了。村里家家户户赶上了拆迁赔款的好政策。拆迁赔款的政策是一户不论在本地房子几处,皆只赔一处的钱。其中一个儿子家因为新盖了楼房不久不愿拆迁而其他两个儿子都赔款了,认为老人名下的一处房子拆迁的钱应该全归于自己手里。而其他两个儿子认为自己也应该享有老人的拆迁赔款的钱,在这商量的过程中,全然没有提出嫁女的权益。最后三个儿子没有商量妥贴,老人的宅子划为了村子里的文化建筑遗产,不拆迁了。种种家常极尽于此。老人全程看着三兄弟相争,有心帮这个没有获得赔款的儿子偏袒,却又担心其他两个儿子对自己不好,无能去管。
行兄之孝道,有争孝名之嫌。若兄呼之以女做儿,陷女窃孝之嫌。孝女做儿,而老人重男,兄弟姊妹有相争辩嘴,老人逐女勿上门,兄弟争房分老人财却将姊妹划开,等老人老矣,"嗟!汝虽嫁,然老人未养汝?汝当如儿。"呜呼哀哉,孝义安可绑架他人?,家家夫妻娘家兄弟尚在者不在少数,其行孝也同汝乎,汝不畏街坊邻里家常里短,要陷姊妹沦窃孝名乎?老人言语有失于外,不实之话不绝于耳,夫家受气于外,养之赡之待之胜儿,莫要再因老人重男轻女之戏言而坏兄弟情。
介于这个时代对父辈的压力,上有双亲重男轻女思想痼疾,下接九零年代新思想冲击,如何保障出嫁女与娘家轮流赡养的同时保证自己也能获得相应的家财,儿子兄弟如何履行赡养义务,以宣扬新时代赡养老人法律,正广大民众正确的孝行观念,使夫家、娘家、兄弟姊妹家顺和睦,老人能颐养天年、叙天伦立榜子孙,教风化推进德治建设。我欲著孝说几篇,孝义绑架云云,可以绝矣。
(图片源自网络)